美文网首页
0604读书笔记

0604读书笔记

作者: L捷妍Rainbow | 来源:发表于2024-06-03 23:50 被阅读0次

    读书笔记之《当下的幸福》一书(上篇)

    01

    今天我开始读一本书——是美国哲学家亚当·桑德尔撰写的《当下的幸福》,副标题叫“哲学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幸福”,既是我们生活与奋斗的主要目标,也是一个恒久存在的美好愿景,以及激励我们自己的最大动力。

    可以说,我们一天日常中的大部分决策和努力,都是为了幸福。

    无论是当下即刻的幸福,还是为了未来长期中的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哈佛大学有一位积极心理学家,叫沙哈尔,他曾经写过一本《幸福的方法》,里面有个非常好的定义,叫“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感受到幸福,大概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追求那种即刻就能感受到的感官快乐与刺激,让我们的大脑分泌激素多巴胺,比如派对、游戏、美食,诸如此类;

    而另一种呢,就是去解锁一些长期回报率高,但是要付出体力与脑力的成就。

    达成目标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分泌激素内啡肽,于是我们就感受到一种持续时间相对比较长的成就与满足感。

    相信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对这套理论有过或多或少的了解。

    经常激励自己,不要沉溺于多巴胺快乐,也就是短暂肤浅的感官享受,而是要从个人成长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为了达到这个长期目标,我们对自己设立了非常高的期许,也做了详细而精准的成长计划,每天努力工作,提升自己。

    然而,期待中的强烈幸福真的降临了吗?

    02

    以前,我们在寻找心理学或者自我提升类书籍时,特别看重作者的头衔和学术地位,越资深越知名越好。

    但是,本书作者桑德尔,却是个斜杠青年:

    他是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之子,也在哈佛大学任教,现在是纽约布鲁克林的助理地区检察官。

    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健身狂人,两次刷新过引体向上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在本书中,基于古代希腊哲学家三巨头,也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提出了一套新颖的幸福定义,以及一套独特的幸福获取法则。

    桑德尔说,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所谓的“次日清晨时刻”:在头一天,他们都在满怀豪情和庆祝中度过,因为自己刚刚解锁了令人自豪的长期成就,为此付出了许多,也牺牲了许多。

    比如升职加薪、公司上市、通过了复杂的专业考试、赢得了体育比赛,甚至减肥成功达到了理想体重,诸如此类。

    但是,第二天清晨,或者一段时间后,豪情和兴奋渐渐褪去、一种莫名的焦躁却涌现在我们的意识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对自己说:然后呢?

    当然,只有极少数自我驱动力超强,渴望在自己的领域里登峰造极的人。

    比如NBA超级巨星勒布朗·詹姆斯,或者高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会迅速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迅速投入全新的任务。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会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种无限循环,在 “奋斗—成功—空虚”之间疲于奔命。

    然后意识到,我们已经倾其所有,然而并没有得到期盼中的幸福与满足感,它们如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近在咫尺而又遥不可及。

    所以,作者桑德尔说,这样的努力和付出,却让我们距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简直是南辕北辙。

    03

    那么,真正的通向幸福之路到底在哪里?

    桑德尔说,帮助自己找到答案的,是自己的哲学研究与健身运动,这两条看似无关,但又彼此暗合的探索之旅。

    他说,如果我们破除表面的迷雾,直抵本质,就会发现,我们获得快乐或者成就的主要模式,无论是寻求感官刺激,还是自我提升解锁成就,其实都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

    它的启动,终止都是围绕目标来决定的,一旦目标达成,活动就终止了,而我们的幸福感也就终止了,必须再次寻求一个新目标,再开始新一轮的奋斗;

    如同希腊神话中不幸的西西佛斯,周而复始地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它滚回原点。

    更糟糕的是,我们一旦在“目标导向性活动”中失败,就会陷入持续的挫折与焦虑之中。

    所以,桑德尔提出,真正持续而深度的幸福感,其实是来自一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自我导向性活动”。

    用桑德尔自己的话说,这是一种本身就具有意义,不需要靠实现某个特定成就或者目标,就能证明行动者价值的活动。

    这个论点直接来自他对于三位古希腊哲学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自我导向性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证明我们自身固有的价值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保持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当然,活在当下,在许多人的认知里,等于不考虑未来和长期需要,而放纵自我,或者干脆“躺平”,彻底放弃自我成长。

    但是,桑德尔强调说,自己所提倡的“活在当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而且还和我们实现特定、具体的人生目标并不冲突。

    04

    在我个人看来,这种活在当下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生活工作中全力以赴的同时,要努力追寻我们的行为,在达成目标之外的价值,也就是我们自身美德的提升;

    同时,活在当下,意味着坦然面对各种意外、挑战乃至风险,把它们也当作一种积极的、能够提升自身品质的体验,从而感受到一种持续的满足与幸福。

    有点类似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言:“什么是幸福?幸福来自阻力被克服的感觉。”

    听起来有点玄奥或者抽象,对不对?

    但是,紧接着,桑德尔就为我们列举了三种最主要的“自我导向性活动”,非常之简单、朴实、接地气,分别是“自我掌控”、“寻找真正的友谊”,以及“接触自然”。

    这三种行为,同时也是三种稀缺的美德。这听起来有点佛教禅宗里“悟道之前,砍柴挑水;悟道之后,挑水砍柴”的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04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ty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