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更文800字点赞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甜榛果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05:13 被阅读0次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一部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此书借用《柳林风声》的故事,讲述了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可他现在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们决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有点絮叨的河鼠,还有体贴善良的鼹鼠。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督促蛤蟆重视这个问题,并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

蛤蟆先生和他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就医时,苍鹭医生探索蛤蟆先生的病灶。蛤蟆先生身上的爱炫耀、自卑性格和抑郁情绪的来源。并指出童年经历会对人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并阐释如何在心理上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书名像是童书,其实是一本非常专业,写给成年人的心灵疗愈书。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跟着蛤蟆先生一起,探寻情绪的根源、体验咨询的细节,完成一场自我的疗愈。

改变的唯一前提是认识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人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真正厉害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

苍鹭咨询师提到一个完整的人生会有三种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而这三种状态正是引发抑郁症的成因,可是我们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我们有权自己控制,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态,不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道路。

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以及成年人的状态,三位一体,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

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你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从出生时的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的基本行为模式,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具体指:

自然型儿童是指由儿童的基本情感组成的一种状态,如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

适应型儿童是指通过调整儿童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的状态。

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挑剔自己。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用言行重复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这套想法。

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正如我们的父母,它包含了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

挑剔型父母,严厉、容易愤怒、爱批评人,像极了审判他人的法官,正如文中的獾,便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他长得又高又壮,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在看见蛤蟆做错事时总是严厉的责骂他,用一副家长的架子来教育别人。

成人自我状态。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成人自我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状态,因为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在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所以这两种状态都不会学到东西。

书里还提到四个"人生坐标"就好比四种人生态度和观点,每个人的童年经历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坐标1

我好,你也好。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别人是好的,通过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和别人展现美好。

坐标2

我好,你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时常攻击、指责别人,产生愤怒、挑剔、指责等情绪。

坐标3

我不好,你好。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无法掌控人生,从而产生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

坐标4

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更确切来说是"犯罪者",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贬低也攻击他人,情绪反复无常,很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适时调动成人自我状态呢?(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罗伯特·戴博德(Rober...

  • 读书打卡

    今日所读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笔记输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是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2-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1-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明白了教学中的困惑

    最近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对我感触很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主要是讲蛤蟆先生得了抑郁症,在...

  • 从小大人就是教他这样回答

    昨天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到下面这段话中: “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挺好的,谢谢你。”蛤蟆回答。他...

  • 2021读书记007:童年里的深刻

    ——读《柳林风声》有感 读《柳林风声》是在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后。也许有一种先入为主,对于蛤蟆先生...

  • 2022-01-02

    阅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随感》998(-3)2022-08-10

    今天在付老师群里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到了11章,“蛤蟆先生的选择”。在这一章里,蛤蟆先生开始痛苦的...

  • 我也是蛤蟆先生

    最近读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觉自己就是蛤蟆先生。 我跟蛤蟆先生一样可爱,也跟蛤蟆先生一样抑郁,但就是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dr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