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天津的“土味”与小清新

天津的“土味”与小清新

作者: 甜萝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21:40 被阅读0次

      机缘巧合,今年有机会在天津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近距离接触了这个既有些“老土”,却又不乏文艺小清新气质的城市。

    说它老土,怕是因为我内心深处对北方城市的总体印象——灰尘,寒冷,古老,肃穆。文化如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不足为怪了,加之几次去北方城市遭遇的皮肤过敏,气候干燥,吃饭口味过重……让我对北上总是充满了丝丝的惧怕,每回会专门带些保湿喷雾、祛火茶,以及一些零食以防止饭菜又不合口味。

      而来天津前,了解到它和家乡安徽有着渊源,却突然对它又产生了些许好感,这个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的年轻城市,有着别样的文化氛围和丰厚的地理财富,它比北京安静,又比南方城市更加质朴、有底蕴。
      于是,便很想去看看了。

    天津人起名字又直接又简单,却表达着别样的纯粹和无邪,五大道就是五条大道,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就是煎饼裹一切,好好的糖葫芦被叫成“糖堆儿”,可不就是一堆糖堆在一起吗?

      头回吃煎饼果子,“嗨,好油腻!”我不禁咂起嘴巴,觉得还没家门口卖的那种“山寨版”山东煎饼味道好呢,这玩意儿就是天津人民的主打早餐?我有点不能理解。但是来了天津以后,经过当地居民的解释,知道天津最有名的小吃——包子、麻花、煎饼果子都是可以随买随吃的,方便,谁让咱天津都是劳动人民。有意思的是卖煎饼果子的店,在一楼的窗户挂块牌匾便可以叫卖了,老板总是非常热情,探着脑袋问想吃啥,价格也很亲民,估摸着吃顿早饭只要四五块钱,每逢晨起锻炼总能看到居民区的小窗台排了一溜儿长队等着买煎饼果子,成了晨间独特的风景线,最是人间烟火味,美好的一天从这早餐就开始了。

      打车的时候被司机普及天津性价比最高的包子并不是“狗不理”,顺着他的指点,去尝了当地人最爱买的品牌,以及闻名全国的大麻花。如今的麻花花样众多,连小龙虾口味的都有了,但是一如既往地油腻。
      想起那司机还说:“咱天津都是干活农民工,不比那京城的主儿,咱这吃的都是填饱肚子的干货,可不比您那(读“内”音)江南小点心秀气嘞!”
      说着还豪爽地笑起来。

      他说的还真是实情。秋冬的天津街头点心铺子红火起来,随便走进一个去看,哟呵,琳琅满目的,但是和苏杭那些精致的小茶点比起来,这糕点都是“裸着”卖的,成堆地摆放着,顾客来一称一大袋,江南吃糕点是论盒,那一盒也就几两,好家伙,这一大袋少说也有四五斤!
      想起抖音上那个江南女子吃月饼一个能吃半天,而天津人吃月饼一口大半个水都不用喝一口的视频,我不禁想笑:“天津吧,你可真是真土,就是学,也学不来人家的精致玲珑呀!”

      有的地方马路有些陈旧,地砖会翘起来,下雨天一踩,溅起来的水染脏了鞋子。南方人最不能忍受的,怕就是北方人的烟瘾了吧?每回在街上遛弯儿,总能遇见抽烟的大老爷们,这还能理解,时不时遇见个姑娘夹着根烟吞云吐雾,本就不那么清新的空气被烟味弄得难以畅快呼吸。
      每每这时,我总会加快脚步,走到抽烟人前面去,避免被迫吸二手烟。

      天津的“老土”,还在于它的文化。早在19世纪曾被划为租界的历史,让它的过去显得沧桑和厚重,走在茂盛布满梧桐和白桦的老街道上,能知道它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种底蕴让人沉迷,我总是喜欢走在各个平常的巷道上,听各家各户传来的唠家常声,闻不同的饭香——有的是蒸面食的软糯味儿,有的是又膻又腥的羊肉味儿,还有的是椒香麻辣的火锅底料的味道……深秋的街头冷风灌进脖子,这些味道交织,给人一种别样的温暖和慰藉,深吸一口气,好像远离家乡的那颗无处安放的小心脏一下就安稳了。

      “爸妈在家也该吃晚饭了吧?”我这么想着。“一辈子太短啦!”我便突然会如此感慨,甚至仿佛如释重负,还好我一直在他们身边,不用背井离乡。
      原来我一直在幸福里,真好。我竖了竖衣领,一下觉得好开心。
      天津人说话的口音尾音重,爱吃字,据说是带着安徽“蚌埠味儿”,很是亲切,“土里土气”的话语里,表达的都是天津人民的实在和热情。而在天津的日子里,确确实实也感受到了当地人的乐于助人和大咧咧的性格。

      因为水土不服,来时满嘴生了口腔溃疡,妈妈指挥我睡前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我半夜摸索着到酒店厨房,还好一个厨师还在,我叫醒打盹的他,说明来意。
      “姑娘,给!不够再来,我这多!”他盛了整杯雪白的盐端给我,胖胖的脸上写满了慷慨。
      我百般道谢,嘴巴似乎都没那么疼了。
      还有一次在街上遛弯儿,晚上八点多的时候,一个阿姨从后面骑车经过,看了我一眼停下来,说陪我一起走。

      “你不是天津人吧?”她问。
      我否认后她说:“怪不得,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南边的。这里可不比你们那里哦,晚上这么晚就别一个人走了。”
      原来如此。我在她的陪同下走到酒店门口,她跨上车走了,我目送她远去,嘻嘻站在路灯下笑。
      天津,我爱上你的“土”啦!
      幸运的是,我今年在天津的时间一半是九月中下旬,据说这是天津最舒服的时候,不冷不热,再来则是十一月中上旬,刚好是北国层林尽染的季节,漫天遍地的红色黄色,与碧空的撞色搭配,实在是太美了,随便怎么拍都是引人入胜的大片,仿佛不是这座有些粗犷又有些严肃的城市给人的印象。虽然天津的景点不似江南城市那样柔美婉约,但是也风情万种,妩媚多姿。

      走在五大道的老街道上,那种古老和沉淀是现在那些网红打卡地所模仿不来的,它有着与生俱来的气质和优雅,老旧的木门和沉默的老洋房诉说着历史,雕花的门窗桌椅和精致的绿植花卉细数着岁月的悲欢。
      有句歌词:“太耀眼的城市不适合看星星。”我想同样,白天里,也不适合去看美丽的天津。只有在晚上,意大利风情区、海河、解放桥,那浪漫和唯美的天津之眼摩天轮,饱览城市灯光的天塔……一切在宁静的夜色里才熠熠生辉。我们都厌倦了车水马龙的喧嚣,渴求一份踏实的静谧,沿着河走,吹来的风温柔地替你抚平白日里繁忙带来的焦躁,一切就都又那么静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其实天津是有很多小清新的点缀的,街上随处可见的甜点铺子,和小楼小巷子里昏暗的小酒馆,以及夜半街头的刨冰烧烤摊儿,都是如今生活好了,人们追求享受的“上层建筑”,一个城市“上层建筑”越多,越复杂,便说明这个城市越有经济实力,毕竟——饱暖思淫欲嘛!吃饱穿暖的天津汉子和姑娘们,谁还不追求点新鲜事物呢,卖苦力总归是上辈儿的事了,总不能一辈子还守着那几尺舞台,继续听舌头捋不直的长大褂儿说相声吧!

      秀外慧中,粗中有细。天津人礼貌、好客、热心,天津文化浑厚、丰富、内敛,夹杂着现代气息,驻足在这辽阔的华北大地上,看金黄色的落叶随着北风飞舞,我没有觉得秋天寂寥,更未增添漂泊的孤苦,在这既“土味”十足,又清新现代的一方土地上,我仿佛找到了灵魂的归宿,那是一种叫做“安定”的情绪,它很神秘,不随便被发现。

      而在天津,我就那么简单地,在寻常巷陌里,就寻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津的“土味”与小清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ex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