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请客的。商务合作、亲朋小聚,走亲访友,都必须大肆张罗一番筵席。
筵席学问之高深,很多涉世未深之人尚不能明了,按说食不言,寝不语,若是放到筵席之上,大家都不讲一字,只顾大快朵颐,怕是有冷场之虞,若是请客之人,便是有意怠慢了客人。
非宴席无以成局,既是局,则必有局中人,主与客必不在话下。倘若主人拙于言辞,则必要巧妙地安排一名陪客落座于主客附近。
在《红楼梦》一书里,即可见到这样的陪客场面,史湘云在劝说贾宝玉去陪客贾雨村时说:“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 贾母大寿,一些达官贵人的夫人(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等)前来宴会,贾母便是请了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作陪。史薛林三位的颜值和才华,自不必说是贾府出类拔萃的人物,出来陪客多给贾母长脸啊!迎春木讷,惜春孤僻,贾母断不能让她们参与这样的场合。这样看来,无论如何,当陪客多少也是一种荣耀。
作为陪客,自觉身份荣耀,不必多说。能够成为陪客,必然是有主人可“借“”的地方。
一曰借势:陪客为一方巨贾、社会名流,当红明星,或是政界官员,主人借之,脸上有光,自然也身价倍增。有人专以此为生财之道,明码标价,谓之“出场费”。这样的陪客只要有足够的价码,自然不难请。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二曰借胃:陪客海量,千杯不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劝酒劝菜,替主人家招徕客人。既是久经沙场,想必绝处逢生,攻城略地的本领不在话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放眼望去,寸草不生,如入无人之境,斩敌首级,如探囊取物。有客昏昏然者、有醉卧沙场者,有此陪客,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曰借嘴:该陪客必是主人仔细地甄选出来的,一定是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士,人人赞誉的饮宴大师,筵席教主。巧舌如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能坐而论道,言之有物,也能插科打诨,烘托气氛。吹拂之道,得心应手,手法细腻而神色泰然。他能串联起每一个人的谈兴和和把握整场的节奏,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使得每一个赴宴的宾客不至于被冷落,宾主尽欢,上通下达,在合适的节点将主人的意图递给对方,宴席就算圆满。看似不起眼的陪客,实则是整场宴席的主导,话题的导向者, 人情的润滑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天下无处不学问,能为陪客者,当真是行走的教科书。
我善饮酒,但讷于言辞,短与人情,籍籍无名,更非富贵之人。每每遇到筵席,自顾盘中吃食,唯恐肚子闹饥荒,哪有闲隙与人攀谈交情,故一向无人聘我为陪客,自甘陪末座,听人教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