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五叔是村里铁打的陪客,一点都不过分,全村人都心服口服。六十多岁的时候,还经常被请去陪新客。
乍一听,陪客有什么呀,不就是能说会道,把现场气氛搞起来,让客人高高兴兴的吃好喝好就行了吗?其实不然,陪客可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农村陪新客。要有丰富的阅历,广泛的见识,出色的口才,灵活的头脑,超人的酒量,还要有稳坐泰山的定力和复杂局面的把控能力。而这些,我五叔都具备。
八几年的时候,我五叔才三十多岁,就给村里人们陪新客,也就是年轻姑娘或者小伙结婚前后,新确定的那些亲戚。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穿肯定没有问题了。可是村里杜胜才家,依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每年都要顶着饥荒过日子。
儿子太牛结婚,无论如何也要体面些,杜胜才也盼着娶一个有能耐的媳妇,改变一下这个家庭的面貌。但是如何把媳妇顺顺当当又体体面面的娶到家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五叔理所当然的被请去当了高参总管。
五叔陪客五叔不仅合理得当的安排完他家婚礼当天的大小事宜,还担任了陪娘家送客的大任,这是最隆重、又最需要照顾好的一桌。
清早起来,杜胜才悄悄找到五叔说:“老五啊,能力不行啊,都借遍了,只能做到这些了,让你来当这个总管陪客有些难为你了。”
五叔仗义地说:“甭担心,瞧好吧。”
日上三竿,举行完复杂的婚礼仪式,等到一对新人欢天喜地的进入洞房,五叔这边也带人热情的迎接六位送客进了屋。杜胜才家太穷,没舍得生炉子,屋里似乎比外面还要清冷。客人们进屋后,厚厚的大衣不敢脱,还是不住的搓手、吸着冷气。
五叔赶紧喊:“抓紧上好茶。”然后转过身满面笑容的对客人们说:“都是孩子们福气大,老天给了这么好个天气,也加上今年是暖冬,地里的小麦还是绿汪汪的呢,屋里连炉子都不用生了。”
五叔陪客客人们面面相觑,屋里太冷,都不舍得脱下大衣,但是屋小桌小,不脱大衣又实在坐不下,听到五叔这么说,都不太情愿的脱下大衣放在炕上,围着桌子坐下来。多亏热气腾腾的茶水端了上来。客人们赶紧双手捧起茶杯,暖着手,也暖着冻得发木的嘴唇——好说话啊。
五叔一边寒暄,一边忙不迭的轮番给客人倒茶。不一会,坐了一路马车、冻得手脚冰凉的客人们暖了下来。五叔也开始发挥他的强项了。
“各位亲戚,今天孩子们大婚,你们都是新媳妇最近的亲人,我们也不是外人,往后都是实着亲戚,一家人咱不说两家话,该吃吃该喝喝,甭客气,就和到家一样。”
客人们都微笑着迎合。说话间,有人端上了六样点心摆在桌子上,恐怕也是五叔的主意,本来大块的麻酥都齐整整的切成了四块。不过不管怎么说,当时这东西在农村都不是常吃的好东西。不等五叔发话,一位稍年轻点的客人就要伸手去拿。五叔厉严厉色的对端盘子的人说:“你这孩子,净办倒装事,点心上来,不上筷子怎么吃啊?用手抓啊?”
端盘子的赶紧说:“这就上筷子。”那伸手的客人也赶紧把手缩了回去。
筷子很快上来了,但是五叔不发话却没有人再好意思动手了。趁此功夫,五叔向客人们介绍了自己和两位副陪客的身份和辈分,客人中的长者也介绍了对方的辈分,自然又是一阵重新的握手寒暄。
听到屋外碗碟碰撞的声音响起,五叔知道,凉菜要上了,他这才招呼客人:“天不早了,大家吃口点心垫补一下啊。”说完先自己夹了一块麻酥放进嘴里,然后放下筷子慢慢的边嚼边说话。
客人们也只好学着他的样子,夹一块放进嘴里,然后把筷子放下。
还没等客人们把嘴里的第一块咽下去,屋外就有人喊了:“上凉菜了!”
五叔又笑着对客人们说:“那咱们就把点心撤了,上凉菜,喝点酒,暖和暖和?!”
客人们微笑着说好,刚才着急伸手的那位客人还没等再夹第二块,已经有人迅速的的把桌上的点心撤下去了,看样子,后桌的客人可以继续再用。
四荤四素八样凉菜摆上桌后,又有人端上了一壶酒,每人发了一只三钱的小酒盅。五叔热情的劝大家:“各位亲戚,今天这酒啊可是喜酒,不管能不能喝,都要喝一杯,这叫沾沾喜气。”
说着,五叔亲自拿了酒壶给每位客人倒酒。当给一位年长的客人倒酒的时候,那人稍稍用手扶了一下,五叔又发话了:“你看你看,不实在了吧,我刚才说了,不能和也要喝一杯,沾沾喜气嘛,不能喝不要紧,只喝一杯,好不好?”
那位客人没办法,只好让五叔把酒倒满了。
五叔陪客看着每个人的酒盅里面的都倒好了,五叔也开始了他的长篇发言,从杜胜才的爷爷一直讲到杜太牛,有真正可圈可点的好事,也有五叔杜撰的故事,比如说杜胜才的爷爷曾经在溥仪皇帝逃往天津的时候当过随从就一定是五叔杜撰的。
约么二十分钟的时间过去了,五叔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他端起酒杯说:“不能光听我说啊,咱先干一个,祝孩子们白头偕老,全都干了啊。”然后五叔朝着刚才那位年长的客人说:“您是哥哥辈,兄弟和哥哥开玩笑可没毛病,你没有酒量,那喝三分之一总可以吧,再不能少了,这可是大喜的日子啊。”
本来那位客人是把酒全部喝到嘴里了,听五叔这么一说,酒盅还没离开嘴唇,又吐去一部分,然后把酒盅放下,和大伙一块吃菜。
就在五叔继续讲着老杜家家史的时候,热菜陆续上桌,冷菜陆续撤下。照例,凉菜又去了别的桌。
五叔计算的很精细,一桌八个人,每个酒盅能盛三钱,一壶半斤酒能倒两圈,如果再让一两个人不喝,那差不多就能倒三圈,一顿饭这一壶酒也就差不多了。
新人来敬酒的时候,五叔直接没让,他说:“这桌都是实着亲戚,不用客气了,到别的桌去吧。”就这样,又省了半壶酒。
在五叔缠绵冗长的故事过程中,热菜吃得差不多了。按照计划,这些热菜是要让客人们放开吃的,没有好菜,白菜豆腐居多。总不能让亲戚们饿着肚子回去啊。所以这时的五叔也是尽情的劝吃。
眼看热菜见底的时候,五叔停止了故事,对大伙说:“各位亲戚们,也不了解大家的酒量,但我这两杯酒下肚,怎么还天旋地转了呢。我们就此打住、来日方长、准备吃饭怎么样?”
客人们只好随声附和着。
吃饭上的菜可全都是正儿八经的硬货,鸡、鱼、肉,碗满盘满的八大件。然后端上来的是热气腾腾的筷子馍,就是又细又长的那种。这一轮菜是让客人们回去宣传的,尽管没能尽情的放开吃,但是人家主家却是准备了好酒好菜的。
五叔招呼大家赶紧拿馍吃饭。眼光晶莹的客人们开心的举起筷子,准备下手。哪知道五叔的话锋一转,又回忆起了村里挨饿的事情,又是情绪低沉、又是缠绵冗长,客人们手里一个一两多重的筷子馍愣是十五分钟没吃下去。那位年轻的客人吃的稍快点,正准备伸手去拿第二个馍,五叔赶紧掰了一半馍往他的手里塞:“这么大小伙子,一个怎么够呢,给,再挨一块。”
然后五叔又用相同的口气依次给每位客人往手里塞了一块。有的客人干脆直接说吃饱了,放下筷子喝茶了。
客人临走的时候,年长的客人拉着五叔的手说:“大兄弟啊,太热情了,我们村有个牛二和你的水平一样啊,抽空过去坐坐,我找牛二陪你。”
后来听说,杜胜才办喜事只准备了三桌的酒食,却整整待了八桌客人。五叔真是不简单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