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作者: 谢灵仙 | 来源:发表于2020-01-12 19:56 被阅读0次

        运动、练字、读书,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15天

        快走1小时,6600步,微出汗。

        今天阅读的是《倾听着的教育》——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有的教师拥有不懈的职业激情,且逐渐生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达到一个层次后,却再也无法提升,就在这同一个层次的上,机械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是什么因素阻碍这样的老师继续前行?答案是:思维品质。

        当一位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了持续不断的动力与韧性之后,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成为影响他能够走多远,飞多高的关键因素了。

        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低好坏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思维的清晰度、提炼度、开阔度、合理度、精细度、创新度、融通度、生长度。

        一、思维的清晰度,即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它与表达有关,也与倾听有关,二者之间是输入与输出的转换关系,作为输出的表达是否清晰,与作为输入的倾听是否清晰密切相关。具有思维品质良好的教师,善于把混乱的丰富转化为清晰的丰富。

        教师思维清晰度的自我训练。

        1、要做到清晰学生。可以采用“三度清晰”的方式让学生清晰。“一度清晰”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在备课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听出学生走出本课堂之前“已有什么”、“还缺什么”、“困难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二度清晰”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哪那里生成的各种资源,进行捕捉、提炼、利用和再生成,这个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教师对于来自学生的精彩资源、另类资源、错误资源和差异资源的捕捉力、提炼力、利用力和生产力,就是教师的倾听力和教育力。“三度清晰”渗透在教学反思中,对照课前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基于本课堂中对学生的倾听,教师需要清晰阐明:哪些对学情的倾听与表达是意料之中的,哪些则是意料之外的?对学生“三度清晰”的过程,始终贯穿着教师对学生的倾听,倾听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表达也就越清晰 。

        2、要清晰教学内容。课前思考三个问题:一我为什么要教?找几个教的理由。二学生为什么要学?找几个学的理由。三什么已经不需要教?教学上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课后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想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的差异一一少交,多教?二是我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学到什么的差异?

        3.清晰教学目标。一是避免抽象,笼统。二是避免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十全大补。应该是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准打击。什么是语文?就是化(别人的语言)语成(学生自己的)文什么是数学?回到原点的思考!概念原点!

        4.清晰方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的方法。一是基于学科特性;二是基于教学内容;三是基于学生基础;四是基于教师个性(不能照搬别人的,每人的气质,内涵,个性不同,我们要走向私人订制一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清晰环节。一是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特殊问题?发挥什么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环节特有困难、障碍、对策方法?二是环节间的关联(几个环节之间的关联)、衔接(要避免不同环节滑冰课,漫游课,转圈课,刨坑课,而是攀岩课、拔节课,很有挑战性)、推进、提升和生长在哪里?

        6.清晰指令,避免抽象指令(如让学生认真听,听什么?倾听他人,倾听自我,倾听自然),一是专注,二是理解、听懂,三是不断比较:避免重复发言/学习没听过的;四是动笔;五是评价(同学间倾听后的相互的评价(先说表现,再让学生评价),教师倾听后的评价)

        二、思维的提炼度。可分为静态的提炼和动态的提炼。静态的提炼,是指一个人能否用不超过三句话,甚至一句话,把自己多年来的核心经验、核心主张、核心风格清晰、简明的讲出来。动态的提炼是指教师置身于鲜活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对课堂内来自于不同学生不同声音倾听之后,进行及时的捕捉和提炼,或转化为板书,或转化为高度凝练的反馈性语言。这种课堂现场中的提炼和表达生发出来的教育力量就是改变人、发展人的力量,这也是教师思维提炼度应有的职业属性和教育内涵。

        三、思维的开阔度。是指用多元视角与方法思考、表达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思路,避免单一角度看问题。学会把个别的事情放到全局中考虑;把个体的事情放到全体、整体中考虑。

        四、思维的合理度。关联思维、双向互动思维、综合渗透思维,都是合理的,这与我国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相契合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割裂思维都是不合理的。

        五、思维的精细度。是指对细节的敏感与关注,揣摩与设计,实施与反思、经验重建等。

        六、思维的创新度。

        七、思维的融通度。当今社会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不同信息的融会贯通。

        八、思维的生长度。如何不被自我固化?如何不屈于已有的根深蒂固的视觉、眼光、方法、表达方式?避免自我板结化、自我化石化?怎样能让思维绵绵不断生长?它需要保持激情,需要通过实践积累、阅读积累、写作积累,达到一定的积累厚度,需要视野格局的宽度。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相关文章

  • 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运动、练字、读书,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15天 快走1小时,6600步,微出汗。 ...

  • 读书‖倾听着的教育5

    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当一位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了持续不断的动力与韧劲之后,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成...

  • 教学思维品质的形成

    教学思维品质的形成 一个教师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关键在于她上课时的思维品质。教学思维品质决定着课堂的成功与...

  • 《合作学习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203.合作学习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合作学习要想走得远,就需要良好的思维品质。因为合作学习越深入遇到...

  • 在倾听中锤炼思维

    Day79 今日阅读“倾听与老师的思维品质”。 这一节,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老师也倾听了,但倾听的内容和效果却...

  • 教师也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师生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倾听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学会倾听,是教师的一门技术、...

  • 20200111教师的思维品质

    运动、练字、读书,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14天 快走45分钟,4700步,微出汗。 ...

  • 倾听域外声音:对话,新思维风暴来袭

    [红顺视点]:倾听域外声音:对话,新思维风暴来袭(20180109) 孔子与弟子对话方式、苏格拉底对话术,我们教师...

  • 读书有感

    《倾听与反思》是特级教师刘善娜编著的一本关于教师如何倾听自己、倾听学生、倾听同行?如何思考学习,思考挑战,思考成长...

  • 有效教学策略一一倾听与评价

    有效教学策略——倾听与评价 1、教师的倾听 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漏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如何倾听学生的发言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112倾听与教师的思维品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jw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