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次机器革命》读书笔记

《第二次机器革命》读书笔记

作者: 读书笔记汇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7:34 被阅读0次

“我自己的总结是,这个世界已经从连接转变为超级连接,结果是一般化已经终结了,因为雇主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国外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软件、自动化设备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人才。

两位作者认为,促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三个刚好达到引爆点的巨大技术进步,他们把这些技术进步描述为“指数级的增长、数字化的进步和组合式创新”。

在一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公司,我们看到,通过整合应用硬件、软件、数据、网络、感应器等技术,实时采集、监控生产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实现个性化设计、柔性化制造、网络化生产与服务…

计算机的性能和数字化技术会变得更加强大,公司对各类劳动者的需求将会大幅缩减。技术进步会把一些人抛在身后,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抛在后面。正像我们所要阐述的,拥有特殊技能的劳动者,或者接受过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的人,将会迎来一个绝佳的机遇期,因为这些人能够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技术去创造和获取更多的价值。然而,对于那些仅仅掌握了“普通”技能而且各种能力平平的劳动者来说,这将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代,因为计算机、机器人和其他数字技术也正在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获取这些技能。

要想了解现在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需要了解在数字硬件、软件和网络领域技术进步的性质。尤其是,我们需要了解数字技术进步的三个主要特征:指数化、数字化和组合化。

今天大多数高级的自动翻译服务,并不是建立在教计算机如何掌握人类语言使用规则以及如何使用语言的任何新近的研究结果之上的。相反,它们使用的是数据匹配模式,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借以匹配海量的花费巨额成本生成但可以廉价复制的数据内容。

“如果你想拥有出色的思想,那么你必须拥有很多思想。” ——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

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之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和果实类创新不同的是,积木式创新并不是把“积木”吃掉或用尽,而是增加了未来重组式创新的机会。

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的生产对实体设备和生产结构的依赖会越来越少,而会更多地取决于知识产权、组织资本、用户生成内容和人力资本这四大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和版权。

无形资产的第二大类别——甚至是更大的类别,是像商业流程、生产技术、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这类的组织资本。要想有效使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的新技术,几乎不可避免地需要改变生产的组织架构。

运算法则一旦被数字化之后,它们就可以以几乎零成本的代价被复制并传播到数百万使用者的手里。

主要的驱动因素反而是技术领域指数级的增长、数字化的进步和组合式创新,它们共同不断地夯实我们经济体系的根基。这样的结论是有一定的事实支撑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竞争中寻找利基市场

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提到的创造性破坏指的就是,每一种创新不仅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还彻底摧毁了之前的技术和生产体系。

首先是经济理论。有三个经济原理可以用来解释技术性失业:无弹性需求、快速的技术变革和严重的不平等。

凯文·凯利(Kevin Kelly)所说的:“你未来的收益水平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能与机器完美地配合工作。”

在新机器革命时代,我们对如何成为一位有价值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建议非常简单明确:要努力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大框架模式识别的能力以及复杂沟通的能力,而不仅仅是“3R”。还有,要抓住一切机会利用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因为这种环境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技能培养案例。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给学生们和家长提供一个基本的建议:努力学习,使用科技手段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你的“工具箱”填满,并且还要获得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

这些职业可能也是最容易面临激烈竞争的。随着劳动力市场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中产阶层出现了持续的空心化,那些之前从事中等技能知识工作的人们也开始寻找更低技能和工资水平的工作。例如,在开具医疗账单的专业人员的工作被自动化之后,他们就可能开始寻找家庭健康护理员的工作。这个行业就会面临薪水下降的压力,人们求职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人们在追寻自己的职业梦想时,将需要更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做好随时从更易于被自动化的行业全身而退的准备,还要抓住新的机遇去填补机器留下的空白、增强人类独特的技能。可能,我们将来会看到一个可以俯瞰商业发展全景、发现商业机会、描绘商业计划,甚至是出色到风险投资者随时准备投资的程序被开发出来。

熊彼特提出了我们认为最中肯的创新定义——“一种新型的技术或者组织手段向市场推广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创造”,而且就像我们一样,他认为创新基本上就是一个重组的过程,“是一种新组合的创造过程”。

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他的书《驱动力》(Drive)中,从他的研究材料中总结了三个主要的动机:专精、自主和目的。

收入税减免政策确实是对劳动力的一种补贴——以红利形式对劳动力收入的补贴。它实践了某些最古老的经济信条:对不想要的事物征税,对想要的事物补贴。比如,我们要对香烟和高油耗汽车进行征税,而要对太阳能板的安装进行补贴。

我们这一代将很可能会幸运地经历人类历史上两个最让人吃惊的事件:真正的智能机器被创造出来,以及所有人通过共同的数字网络彼此互联。这两个事件将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者、企业人士、科学家、小工匠以及各种各样的极客们将利用这个充裕的世界去创造能让我们吃惊和愉悦、能给我们带来工作的技术。这种进程不断反复下去,就可以有力地说明,阿瑟·C.克拉克所评论的“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称得上是魔力之源”的说法究竟有多么正确。

马丁·路德·金的话,历史的弧线虽然很长,但它是向正义弯曲的。

如果第一次机器革命时代帮助打开了封锁在重塑物理世界的化学键中的能量之源,那么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真正的前景就是,它将帮助打开人类的创造之源。”

相关文章

  • 悦读社发言(135)

    面对新的机器革命——《第二次机器革命》读后 《第二次机器革命》这本书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正处在第二次机器革命的重大关...

  • 《第二次机器革命》读书笔记

    第一次机器革命 18世纪末,蒸汽机的诞生使工业革命爆发。尽管从热效率上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只利用了煤炭燃烧能量的3...

  • 《第二次机器革命》读书笔记

    “我自己的总结是,这个世界已经从连接转变为超级连接,结果是一般化已经终结了,因为雇主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国外获得高...

  • 《第二次机器革命》摘要

    莫拉维克悖论,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领域有别于传统假设的重要发现,其含义是高层次的推理几乎不需要计算,但低层次的感...

  • 第二次机器革命——创新

    戈登写道: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创造和发明构成的创新进程,会带来技术领域的极大发展和提升——这种发展和提升最终会开拓,挖...

  • 读《第二次机器革命》

    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摩尔定律、重组式创新、指数级增长……有一种力量可以重塑、改写社会发展的进程,更有一种力量可...

  • 《重新定义公司》感悟及书摘

    作者:埃里克.施密特 一 感悟 1.企业管理经过了4次发展和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人力;第二次生产力革命-...

  • 人工智能对未来的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工智能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机器革命?有人说是前者,也有人说是后者。 但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给出的答案是...

  • 2020-10-21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流程管理

    工业发展的阶段 工业1.0: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手工业到使用机器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应用电力实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

  • 近期阅读写作的计划

    最近购买了《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第二次机器革命》三本书籍,作者分别是吴军,杰瑞.卡普兰,埃里克,布莱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次机器革命》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p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