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思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展现无数个平行宇宙的一瞬间,试着假想一下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是:刚刚,太白金星光着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慧能翻身,迦叶拈花一笑;耶稣出生;苏东坡醉酒,李白对月吟诗;卡夫卡拎着包走进保险公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躺在沙滩椅子上的海明威抚摸着身上的枪伤;拖着病体的曹雪芹立在窗前,看着窗外大雪后的大地一片白茫茫……
这就是刘安在摆脱时空的限制后,让思维像水一样流动的过程中,他将从中打捞出来的词,写就的《刚刚》中的精彩片段。
《刚刚》由无数个一瞬间的“刚刚”串起我们这个世界已知的一切,过去、现在、未来都在刚刚交汇。作者将自己“刚刚“的主观真实,真实地记录成字,借助语言的魔力,让我们体验到语言和想象带来的乐趣。
《刚刚》打破小说固有的靠情节、人物推动的叙事方式,让文字追随自由的心灵肆意飞翔。作者用诗的语言写就的平行世界中的“刚刚”,核心其实也是想表达一个世界观:人是活在语言中,意义止于语言。
尤其是第三章中以虎--这个人格化的动物的思维世界的变化,来揭示一个主题:“现实世界(即整个宇宙)只是语言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和语言平行的东西,一切都是语言的衍生物。”
无论是前两章由刚刚串起的世界,还是第三章中动物的人格化,都是想说明:所有的意义止于语言,一切都是语言的衍生物。
无论是西北风所代表的寒冷的凛冬;还是虎面对明媚阳光而发出欢快的长啸,在已被定义好的含义中,是与“恐惧、危险”如影随形的。尽管虎无意也无力伤害天上飞翔的禽鸟,除了虎之外,包括人类只是被虎啸代表的意义所俘虏,而“忽略了虎啸这个声音本
英国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那么到底,世上有没有高深莫测的,没有语言的思想?也即,思想可以独立于语言存在吗?
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思想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的。
就像书中所说:“刚刚,我想说的,是不可言说的部分,古往今来,从未被任何人说过,佛陀在晚年曾无限接近,老子也有几次,与他擦肩而过。”
我们从几千年前的先哲得到的箴言,还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根蒂固着,几千年的词语,有的还在被我们继续沿用着,伴随一部分旧的词语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词的不断创造;在生生不息中,语言一直承载着思想,在可言说的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和《刚刚》渴望打破时空束缚一样,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在时空变幻中,让我们更敏锐地感知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的一瞬间。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在不断变化的空间中,由天上的明月、夜风中的蝉鸣声,回到丰收大地的稻谷香中青蛙的奏鸣,接着又拉到高空的雨点上,然后镜头一转,到了远处的溪桥。在没有发明可以随意切换镜头的影像设备之前,古人用美妙的文字带领我们在时空中无限穿梭和自由切换。
拥有这样境界的文学之美,在空间的随意切换中带来美感,打破时间的羁绊,成为时间与空间渐变中的永恒的存在。
所以我认为,在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思想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的。也许有,恕我所知有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