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感是指一个人对现在所处环境的一种感受。此时此刻我是否是一个足够安全的人,有没有感受到来自于环境以及来自于某些人的攻击。
婴儿出生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这个时候哭闹,如果妈妈能够第一时间过来与他互动,或是抚触或是喂奶,当小婴儿和妈妈建立的一段非常稳定的关系,他就会感觉此时此刻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比较焦虑,不能够很平和的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对于婴儿安全感建立是有一定的挑战的。
童年时期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安全感方面会有很大的创伤,当这些孩子长大成年以后,很多女性就会很难走进亲密关系,因为在小的时候,不曾被自己的父母很好的对待过,所以长大以后很难信任别人,还会有被遗弃的感受。她们可能会用一些比较反常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如:对另一半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暴饮暴食,购物或者是不断存钱。她们要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都有很大的挑战。
2.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0-3岁。妈妈的情绪和家庭的氛围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特别是妈妈是否情绪平稳,是否能及时的回应孩子,对孩子建立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家大宝的1.5-3岁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很忙,经常加班,有的时候他想让我陪他玩,我经常把他推给爸爸。他上一年级时我有了二宝,特别是上二年级时,随着二宝慢慢长大,需要我陪伴的时间更多,当他想跟我分享在学校遇到的事情,或者是想给我讲个故事的时候,我经常不能很好得去倾听。包括现在有的时候他跟弟弟争抢东西,我可能会用不耐烦的语气去说他。这些因素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有不安全的感受。所以在刚开始分床的时候,就比较困难,他自己睡觉的时候总会害怕。后来,幸亏我及时觉察,并进行了一些调整,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努力去帮他补足。
3.修补孩子不安全感的方法。当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如在小学、幼儿园的这个阶段呢,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接触,如抚触、按摩、游戏,一起游泳、洗澡等方式去跟孩子链接,来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其实,每个人成年人的不安全感,可能除了人与生俱来的那一点不安全感,其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小的时候一些事件造成的。我们成年之后存在的一些不安全感,都可以从童年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原因。成年人的安全感跟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是否平稳都有大量的关系。像老师说的那样,通过自己的学习成长和提高自己的社会角色价值感,帮我填补了之前的一些不安全,所以我现在的安全感指数挺高的,当然还有一点点不安全感,就是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这部分,需要再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调整去补足。
看见即疗愈,希望通过持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会越来越好,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