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 彼得.莱文(Peter A.Levine)安.弗雷德里克(Ann Frederick)
时间:1月5日
阅读内容:第二部分:创伤的症状(第十二章:心理首创者面对的现实)
本章讨论的心理创伤是指自然的生理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中断,所以这种心理创伤不能是个体人格的衍生物,至少起源不是个体人格。
本章用过度警觉让我们看清心理创伤的演变过程,过度反应是人在面对危险时做出的第一反应,而且会出现一种不可遏制的定向反应,一旦这样过度警觉就会立刻出现,它会使全身不由自主的确定危险源的来源,如果这种亢奋一直持续,因为释放过程,令人恐惧,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处于必败的境地,我们会身不由己的去寻找危险源,但这种强迫性的冲击是我们内部自动发起的这种强制性的过度,警觉状态一直持续,机体聚会仍然继续亢奋,那么神经系统的本质亢奋从事这项工作,其实可能外界的威胁根本就不存在,其实在我们面对威险时,由于自慰的失败产生一些多余的能量,过度警觉就成为了我们处理多余能量的一种方法。心理创伤者在渐渐越来越固化过度,警觉也会越来越强烈。过度警觉的人始终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由于这种长期的警觉,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机能,失去好奇心,感觉不到人生的乐趣和快乐所有一切都是因为内心深处,没有安全感,而且还会强迫性的寻求根本不存在的威胁,有时却跟眼前的威胁毫无察觉,神经系统有时会活跃到随时都可能会轰烈倒下的地步,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的行为生理周期,比如睡觉周期也会产生混乱,无法放松,甚至感到非常安全的情况下,都无法放松。
本章与泰勒夫人为例,让我们详细的了解这一创伤变化过程,在机体产生恐惧来源时会对强烈的亢奋做出正常的生理反应,而且我们会有一种需求,去找出这样的威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可是发生在人身上有些事情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也无法解释的,然而一般而言,我们会使用的自己的认知能力更进一步,把事情弄明白,对事情进行定性或记住这件事,这样做的过程,我们自己事情隔离得更远,这种隔离就好比沃的土壤上的种子就在其中生根发芽了,如果一直固执于这个,要去找到事情的答案,还没有找到那么这个能量就无法释放,就会存于体内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恐惧,最终可能会失去信息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当这种功能损害,那无论信息量大小都会令我们困惑及其负荷过重,这些信息不会被被吸收并为将来所用,而是会堆积起来,信息会变得杂乱,而不可用,重要的信息被放错的地方或者遗忘大脑失去了有条不紊的信息能力,这是任何的信息和事情都会使问题的局面复杂化。然后普通平常的人静静会迅速发展成为一场悲剧般的噩梦,充斥着沮丧愤怒和焦虑,定向反应和自卫反应变得极其稳定,极其衰弱,出现长期的绝望,无助过度紧急,学习能力丧失,再加上极度绝望无助,就可能会出现羞愧麻木压抑和人格解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