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王在家族群微信群里发了一句话“谁要是再说我家孩子没有妈,我就撕了他的嘴”。原本安静的家族群这一下更是没人敢说话了。
正当大家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二姐接话了,发文问道“小王,这话是说给谁听呢?”就这一句,火药味立马就起来了,大家干着急也没有办法,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了。随后,小王和二姐就在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怼了起来,根本就停不下来。
吵了一会大家才看明白,原来是小王的儿子在他二姑家(二姐)玩,和二姐家的儿子打了起来,期间,二姐的儿子不知道怎么就说了一句“你没有妈”,孩子委屈的跑回了家,向爸爸哭诉,小王心疼孩子,一时气愤就在群里发了一句气话。
小王和妻子是在初中毕业后去打工的时候认识的,年轻人相互之间有了好感,就在一起了。不久后女孩怀孕了,两人就一起从打工的地方回了小王的老家。当时两个人都还不领证的年龄,就按民间规矩在村里办了酒席,取得了民间的认可,结为了夫妻。从打工的无忧无虑的快乐二人生活,到茶米油盐的平淡日子的转变那是那么容易的,加上家庭的矛盾,妻子又是外省人,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两个人又没有什么文化,赚不到钱,吃喝花销都得仰仗父母,日子过得很拮据,各种原因之下妻子就在孩子一岁多时不告而别。这些年来小王一直是单身,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奶奶长大,孩子没有妈的话,也是大家不想去触碰的逆鳞。
眼看姐弟俩越说越离谱,互斥对方教育不当,把陈年旧帐都翻出来了。作为大姐夫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强行插嘴说:“都不要说了。对内要严格要求,对外相互礼存在让。都先好好教育自己家孩子,才是正事,俩孩闹点小矛盾,大人闹得比孩子还厉害,明天孩子们和好了,看你俩尴尬不”。说完后,姐弟俩的语气缓和了一点,慢慢的停止了说话。不一会,火车上的大姐也知道了群里的事,言语恳切又坚定的指出了姐弟俩存在的问题。家族群里才又回归到最初的和谐宁静。
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俩孩子闹矛盾,互相不体谅而打架是双方都不对,一方口无遮拦,触碰对方的底线是不应该的,应该受到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认清楚自己的不对。受委屈的孩子向爸爸哭诉,爸爸在安抚孩子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平时对孩子陪伴、教育的缺失,而不是在生气之下公开指责对方,说气话,即看到了二姐家孩子的不对,也要平静的和二姐沟通问题,不能带情绪。二姐在知道了小弟的反馈后,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对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教育。不能因为对方语气不好而生气,把问题转到其他方面,要清楚,除了至亲之人,谁会在生气的时候只说两句,谁会这么包容你家孩子,孩子小,不是孩子屡次犯错的理由。
要说没错,大家都没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诉说别人的错。说有错,都有错,错在站位不对,都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行使对方的权利,这样的越权行为,有几个人能接受呢?再说了,这世界上哪有界限分明的对错呢?越是亲近的人,越要注意沟通方式,我们总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意思。在一件事情发生后,为什么非要先去分出个谁对谁错呢?抓住错误的契机去进行教育,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