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
「面包小分队」第六弹:何不再问

「面包小分队」第六弹:何不再问

作者: 静源Silence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14:49 被阅读35次

面包小分队第六弹活动路线:
BAKER&SPICE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

图片/林小瑶、Silence
文字/Nuwanda、Silence


Nuwanda

2016年12月17日,面包小分队第六次活动,2016年的最后一次。我又第一个到了约定的店外,得知她们都还在路上,于是站在门口整理了一下情绪,选了一个剧本,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店。柜台很敞亮,服务员的声音很清脆。要了一个苹果塔和一杯热巧克力,占了一个2人座。也许位子太靠里,连不上网络。故作镇定环顾四周,很多人。美林发来消息问我状态怎样,说马上赶到,我的心里稍感安慰,又觉得自己太没用。



苹果塔冰冷苦涩塔底硬又棉,热巧克力不甜不苦一张路人脸。心情郁卒。好羡慕坐在长木条桌边侃侃而谈的人们,外国人宽大的骨架称着木桌恰到好处,中国人坐就稍显局促,想想霍比特人用人类家具的感觉就可以了。

换了四人座,混乱中服务员收走了我还没有吃完的东西,也罢,不用纠结是吃还是不吃了。美林总是很美,每次看到她,每次看她朋友圈的美图,我的心就像是进入雨季的森林。为了安慰我点错食物的郁卒,林和S都把自己点的好吃的面包蛋糕放在我的面前,“一口一口吃掉忧愁”。午饭时间,烟熏三文鱼法棍三明治之类的,算是扳回一分。我像是恋爱中的少年,把魂丢在了11月的小巴黎,无心眼前的一切。




午后的节目是看展览,很多神秘学符号学的东西,好看,不少视频影像,做作,互动的作品充满想象令人惊喜。

赶场子似的我们散了。我和林去听音乐会,S去吃大餐。音乐会上我睡了一会儿,顺便惊讶于身边琴童们扎实的童子功。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学习溜冰,送女儿去了加拿大之类的地方,朋友说至于么,父亲说的大意是中国孩子只是衬着音乐学溜冰,外国孩子是在享受艺术。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等待了将近一个月的回忆,不知几分真假。拖延才是不归路,以后要及时做功课。

Silence

面包的文字和图片已经奉上,我来写一下关于双年展的见闻吧。(艺术作品含义丰富,以下的分享均为我的个人理解。)

这个行为艺术在展现的是“禅”。一个人用极慢极慢的动作在扫地上的沙子。说是在扫,却只是在扫,而丝毫没有扫干净、扫完的意思,甚至可以说,只是在扫,却扫出了美。



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荡下来一个像灵摆一样的尖头,在这个圆形的沙堆中不断转变方向画出曼陀罗的图案。我好奇的是,为何能量没有耗尽?为何可以摆不停?


这个影片中,这位艺术家坐在被亲朋好友围着的床边,以一位人类学家的口吻来分析和讲述他自己的身体,周围的人看着他不说话。对身体非常非常客观的描述,没有个人情感,没有关系互动,没有社会约束——人好像就是这么一个客体来着。可是,这样的意义何在?

这几幅作品是《国王系列》,创作背景是印度历史上的政治动荡时期,画面描绘出原始的恐惧与不安。

大家躺在地上观看天花板上的这个圆形屏幕,当我躺上去的时候,出现了这个八卦的图案,配合着低低沉沉的幽幽的催眠式的声音,很微妙的感觉~



偌大的两面墙,这些人聚集在那里看什么?原来在那个墙角的灯光处有一幅手掌大小的作品。


其他一些贴满墙面的脑洞画面。




隔着一个墙角的情书——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文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墙角。


把一本书的每一页按顺序贴满墙面,一页一页看,是什么感觉?


《少数人的恐惧》,很感兴趣的一本书。

这是三个像人的拖把?还是三个像拖把的人?

看完展览出门,已经夕阳西下啦~

整个展览给我的感觉是:艺术家和疯子就是一线之隔。

图文/面包小分队
三位80后的女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面包与美食,分享艺术与生活。

本文收录于《面包小分队》文集,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包小分队」第六弹:何不再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ev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