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在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里,即使我曾经是个不爱学习的人,都被这股气氛给传染了。看着别人那么努力地去学习各种课程,我也不能落后啊!带着求知的心态我安利了几门的学习课程。
通过知识付费学习的过程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同的一个学习课程,学成回家的人是属于极少数人的。至于能学完有多少成就的不谈,单单说这门课程完成的人数,能达到课程理想的目标属于很小的一部分人。这是为啥呢?
课程可以抽象化成一个打卡机制,每天能正常学习完相应的课,并去执行的人在开头很多人都非常地踊跃。但越到后面打卡的人,就越来越少。连每次都打卡次数都无法做到的人,又谈何能完成课程的目标呢?更别说能把学习到的东西化为你的技能,属于你的新产物。(当然这其中就有一个是我,没有完成每次的打卡,所以我接受现在一无所有的我。但只要开始了,就什么也不晚。)
一、在付费的学习里,我想和你说千万不要把你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太当回事!原因如下:
1.你太当回事,你就为你的初始学习筑了一道门槛。像读书一样,你把内容俸为了神坛,自我印象留下了离你是有距离的,我需要花很大力气去吸收。所以正确的心态是:不给自己设限。
付费知识客观地讲它成了商业性的产品,是为你服务的,你使用过后会去觉得这个产品我用得好不好,它的作用我按照它的说明书做了后是否起到效用?这是体验产品的过程,没有想象中的复杂。
2.你太当回事,以至于你以为听完课程里的内容,做了课程笔记就觉得我完成了学习目标。再把笔记做成分享的输出,获得了一些赞誉和大脑的快感。但是它依旧不是你的知识!
笔记终究是笔记,它是帮助你消化学习的一个小措施。笔记背后的认知、行动才是你真正的学习目标。思维得到改变,实践得到真知,最后所创造出来的结果才是属于你的知识。(什么叫创造,就是之前没有的东西,你设计出来了那叫创造。再生动形象的解释就是:女娃造人。)
3.你太当回事以至于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听完老师讲的课程内容后,大多数人都会自己去做个笔记。但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给照办照抄。
而是有选择性地“跳写”,你知道的东西不需要再记,你以前不知道的,现在才知道的新鲜知识可以去详细地记录,甚至给自己做个联想,这个点是否能用到其他领域里?有疑问有思考的去消化所学习的内容。
二、基本的付费常识
尊重其知识付费内容,以及创造知识背后的老师,不要把所有的学习课程内容分享在一个公众平台上。毕竟它是付费内容,一来对其他付费的小伙伴不公平,二来尊重他人经过学习打磨后的结晶。
当然如果有一点两点内容对你特别有启发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加入新的素材内容,经过重新创作后再去分享,这是最好的一个学习效果。
保护好其知识版权是作为我们付费时代人该有的觉悟。
备注: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