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刘金豆赶回来,最早也得后天早上。通下河口的铁路线上又出了点事儿。”韩雪梅随后问,“来得及吧?”
这正是严尚清忧虑的。“怎么,来不及?”韩雪梅见严尚清不答话,心一沉。
屋子里沉默了,唯独北风肆无忌惮地抽着炉筒子鸣啊,像是故意戏弄步履艰难地走在新生活路上的人们似的。听来那么不相宜,那么别扭。
郭起不知是出于烦躁,还是出于同情,他在不声不响地擦完他的手枪的时候,眼也不抬地说:“我早料到,你到林业局去,没个好结果……那会儿,你要求要求,留在县里头多好?”
“工作是由着自己挑得的,伙计?上级没发话之前,再作难,也得硬着头皮拱。”严尚清回到县政府,大有回到故土老家的感觉,他没有顾忌地坦白着自己的胸襟,“这几个月,我是一步一个坎儿地走过来了……”
“你愿意!”郭起这才抬起了头,他眼神儿里藏着几分幸灾乐祸的劲头。严尚清苦笑了一声。
“行啊,你的心宽,有涵养。”郭起懒洋洋地围炉子走了一圈儿,找到炉钩子,捅了捅炉灰,“你就挨着吧!”严尚清又是一声苦笑。
“老郭,你干么咬牙切齿似的?”韩雪梅扭转了身子,剧烈地咳了两声,她赶忙抬手扯着围脖儿的角儿,捂住了嘴。这时,左眉梢通到左颧骨上的那道明显的伤疤,恰好暴露在严尚清的眼前。噎着的气和痰,把这道伤疤憋得发紫。
严尚清看着韩雪梅不断颤动的肩膀和越弯越低的脊背,他预感到一个不祥的征兆:过多的工作和生活中沉重的不幸超越了这个女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她是在强打精神,调动着理智和感情中所潜藏的全部能量,来迈动双脚走她的路……
“她这是——”严尚清在问郭起。
郭起在炉子跟前发傻,听得一声问,叹了叹气。没等郭起说什么,韩雪梅用手背儿抹了抹咳嗽顿出的泪花儿,居然嫣然地闪出一丝娴静的笑:“多少年入冬都这样,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严尚清递给她一碗水:“会不会——”
韩雪梅侧脸摇着头,把围脖儿摇落了肩。高高的颈项上,青青的血管儿还在猛烈地跳动着。韩雪梅在热水碗上焐着手,她觉着有点暖和了,脸上的气色也转过来些。她说:“老严,这样吧:为了早点把盘尼西林和链霉素弄来,是不是派马爬犁去迎迎?县政府可以给你们几名武装人员。”
“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严尚清回答。
“那么,”韩雪梅对郭起说,“老郭,那就帮老严安排一下吧!”
“这简单。”郭起应着。
严尚清站起身来,本想立刻就走,不知怎么,在门旁听见韩雪梅又咳了一声,他打住了脚;他想起了一句当紧的话来,要告诉韩雪梅和郭起:“何二顺的腿又肿了。李建玺先生认为这情形可疑。有的同志认为……”说到这儿,严尚清不由己地停顿了一下,看看韩雪梅;韩雪梅正悄悄地用废纸包着吐出来的血痰。
严尚清接着说,“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李老先生为顾面子,怕治不好,故意放风儿。”
“会这样吗?”韩雪梅在思忖,“看着,李建玺先生为人挺正派,对病人也热心。”
说到这儿,郭起忽地拍了一下脑袋,把猫皮耳扇的皮帽子一把薅下来,“看我这粗心的大炮!老严你不说,我差点把个大事忘了。这是我一早收到的……”他从皮帽子里拿出了一份从下河口传来的密封公文;上说,据查,省卫生学校有一名特务,具体是哪个人,尚不清楚,因此函示省卫生学校实习队所到之县、区政府及机关、厂矿,注意此情况,云云。
三个人都把那公文看了一遍,三个人都心照不宣地想到了何二顺的腿。干燥爆裂的窗缝纸,嘶啦啦地响着……
“老韩!老韩可在?”屋外有人喊。
严尚清离门近,就手儿拉开门,见是他的老妈站在院当央;他对用勤劳的双手、纯洁的心灵、酸涩的泪水和超乎寻常的刚强把他从童年的苦海里超度过来的母亲,一直视为神圣善良的象征;他在母亲面前,从来没发过脾气,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严尚清也是竭力不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沮丧来,他愿让一颗被人间沧桑的匕首扎得百孔千疮的衰老的心,少一些掺盐加醋的痛苦。严尚清舒开紧锁的眉头,走到母亲跟前:“妈!”
严尚清的老妈抬起两只老眼来,诧异地问:“咦,尚清,你咋有闲空到这儿来?那何家二顺子的腿可大意不得呀!伤是没落在你身上,你可不该不疼不痒。听说要讨换那什么药来——”
“盘尼西林。”严尚清告诉她,“还有链霉素。”
“可到手了?”老妈问。
严尚清回答:“我就是为这个来的。快了,你放心吧!”
“说得轻巧!放得下心吗?”老妈说,“还有,老韩上冬犯了毛病,你可知?”
严尚清说:“看出来是有点儿……”
“不是有点儿……”严尚清的老妈瞅瞅韩雪梅没出屋,屋里又传出咳嗽声,压低声儿说:“我看,备不住是痨病呢!”
严尚清也不知什么病是痨病,但从母亲的脸上看出,这病儿是不寻常的。
未完待续……
本小说背景为建国初期的东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