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燥热,还伴随着高考,又撞上了端午节,热浪是一波高于一波啊。今天互联网高速发达,很方便的供我们在各种论坛和新闻里讨论着各种高考的趣闻。
什么几个云朵,什么断臂维纳斯,江苏数学题,葛军重新出山。
还是挺羡慕的,在考完之后能有那么多的渠道供他们发泄一下情绪。
在网上看着他们对高考青春回忆,思绪被拉回到了11年前的2008年,那个时候也是端午高考,热浪滚滚,在笔尖中挥舞着汗水,时间消逝的很肆意。
关于公平。
关于高考,绕不过去的,就是对「分数线」是否公平的讨伐。
那个时候,我没有北京户口,只能是在高二下学期选择回到湖南老家读书,参加湖南的高考。1年半之后,我的成绩定格在560+,距离一本分数线差了足足20多分。
而那一年,政法大学在北京的录取线也就560多分——我们县城的文科第一名,也就上政法大学了。
一个211,一个普通二本,这貌似确实是「努力」所不能弥补的差距。
如果你问我是否公平,我当时可能会说,「不公平」,付出了如此之多,却得不到一个很好的结果,甚至是因为不可抗力,总会有不甘;
但以现在的视角往回看,其实也没那么多「高考决定论」——我依然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进入一家实力很不错的企业,我也见识了很多本科并不好但其实现在成为了大佬的人物。
与其在感慨高考的不公,我倒是有些对「时代的不公」——大学时代,我们还依赖于QQ,短信和邮件,而现在,所有的都可以移动互联网化,这时代所造成的冲击,让我有些羡慕这个时代的学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