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
简介:
内容运营往往被人们认为没有太多必要,也被认为这就是写写文章,想一想策划的方案就OK了,其实不然,内容运营也有内容运营的一些门道,它有它的目的,它有它的影响力,它有它的一些模式体现,它就是与众不同的内容运营。
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内容运营?”。目前,内容变成了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据了解,百度的CEO李彦宏在百度公司内部信中提到了“百度从本质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内容分发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能将很多业务做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内容分发这样一个坚强的大盘,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猎豹的CEO傅盛这样表示“我们的战略十分清晰,将继续使用工具型产品作为获取移动用户的切入点,在此之上,将内容型产品打造成为平台产品,借此不断提升猎豹用户的活跃度。凭借海量用户基础、强大数据支持,猎豹将打造全球化的内容生态体系。”一瞬间,仿佛许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打造内容平台了。
互联网的初期,大部分互联网产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把需求当作切入点来吸引用户,而随着产品逐渐稳定,市场上相同产品的增多,产品功能逐渐趋同,一时间很难有一个很特别的功能出现,那么产品的差别如何体现呢?那就需要看运营的走向了。
内容运营基本工作其实有很多,主要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平台上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各个渠道收集后进行二次处理进而呈现给用户的。所以,素材的收集是内容运营的基本。
2.好的内容往往是原创,文笔好的的内容运营人员一定会选择原创内容进行传播。所以说还需要内容运营其中还需要内容的创作。
3.如何呈现给用户也很重要,是写成一篇文章,还是图片的形式,还是做成一个页面?不同呈现方法对不同用户来说会有不同样的效果。
4.有内容后,就需要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来扩散,市场上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微信或者微博作为一个传播途径,其实还有很多垂直的产品都是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5.所有的基础工作都做完了,就要看一看我们是否已经达成了我们的目的,从而进行一个内容的评估。看是不是有很多人来使用,活跃度是否提高,需要从数据的变化来分析我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tips:当然了,除了这些日常基本工作外,还必须了解具体内容的筛选、内容审核、内容版权、内容消费对象和用户反馈等,这都是内容运营人员应该了解的基本工作内容。)
有一些前辈提出了一些小技巧:
(1).了解用户,贴合时节
(2).图文结合,简单易懂
(3).画龙点睛,重点推荐
它的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产品,按照对内容需求的不同大致划分为以下3种。
第一种,内容型产品:主要包括直播类、长短视频类、音乐类、资讯类、阅读类。这些产品给用户呈现更多、更好的内容为目的。这些产品如果没有内容支撑则产品无法成行,且需要的内容运营人员数量巨大,有很多时候甚至还需要专门的内容审核人员。
第二种,强内容型产品,电商类、社交类、教育类、健康类。这些产品本身不是内容型产品,但是需要很多用户对内容进行填充才能完好的运行。比如电商需要商家上传商品的图片、标题、介绍等信息,用户在购买完商品后需要填写商品评价、商家评价、物流评价、晒单分享等等,而社交类需要用户分享动态,引发好友的评论点赞关注等。教育类型产品需要用户将试题或课程分享到平台上,从而才会有后续的讨论。健康类产品多是用户发出咨询,也有内容分享的。这些产品是非常需要内容的填充的,尤其是优质的内容填充。
第三种,弱内容型产品,工具类、系统类、办公类、生活类,这种统称为“工具类”的产品它们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的内容填充依然有许多人会使用它。但是为了更好的商业化变现,不少“工具”产品也开始提供内容的入口。比如我们使用的UC浏览器还有猎豹清理大师。
它的模式:
内容运营有几种常见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是不同的工作模型,来看一看都有什么模式
1.传统单项式推荐模式,传统的模式也就是也就是广为人知的门户网站,比如比较著名的“四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在互联网起步没多久的时候,很多做互联网运营的人被称作“编辑”,因为很多门户网站上的信息都是这些运营人员对信息进行假工和编辑后填充上去的。
随着发展,更多的门户网站是这样运营的。让一个主要编辑去选择内容,一堆人去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体内容的品质和调性也可以保证相关内容体量大。
优点:这样的优点是可以为用户节省挑选内容的时间,同时有利于短时间内放大某一事物的传播效果。
缺点:但是缺点同样很明显,编辑所挑选的内容不一定是用户需要的,用户和产品不能达到很好的互动,推送的内容不够人性化。
2.基于数据和个性化推送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互联网快餐文化体现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适合自己的咨询内容,比如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为代表的新闻资讯类产品就是这么做的。
这类的资讯类产品不同于传统的运营推荐模式,它们是囊括了市面上各种内容来源,包括各大传统媒体、“机构大号”、个人创造的内容都可以在今日头条上面找到。今日头条将用户浏览记录进行一个数据分类处理,之后再根据分发机制根据用户阅读喜好进行一个内容匹配和推荐。每个人看到的页面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资讯的数量远远的大于用户需求,这种基于数据和个性化的推送模式也是目前被大众以及市场所认可的。
优点:内容都是用户喜欢的,节约了用户许多的时间
缺点:这样子用户往往在后面看到的信息都是单一的不够多元化,容易一叶障目。
3.专业PGC模式与用户UGC模式
互联网逐步开放,一些团队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和发布,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不采用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则自己的话语权和品牌就会逐渐被淡忘。所以一些专业的PGC团队诞生了。这类团队专门制造垂直类内容,并多加利用多渠道。更加的贴近生活,能根据需求调整方向
UGC模式,门槛儿低。大的内容平台,有良好引导和优秀运营机制,ugc发挥作用重大。百科类,社区类,短视频类。也要在这种模式设计的时候设计用户可互动交互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976/9f602d9d953627bd.png)
***以上就是这次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其中有一些是前辈们给出的意见***
***作者:BlackLeft***
***目的: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分享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