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大家听过这首歌吗?这可是一首老歌,老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有可能没听说过。这是一首西汉初年流行的歌曲,说得就是这个“萧规曹随”的故事。
话说当年,刘邦推翻秦朝,又打败项羽后入主中原,成了大汉天子。国家新立,百废待兴,刘邦任用萧何做了宰相。这个萧何可不是一般人物,想当年大军攻陷秦宫,大伙儿趁乱不是抢金银财宝就是抢俊男靓女,只有萧何去了大秦图书馆,把一个图书馆能打包的都打包,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然,秦始皇焚一次书,项羽点一把火,咱们现在估计历史就得从大汉开始了。
由此我们也看得出这个萧何,绝对是爱书如命又有先见之明。据说这些书后来在楚汉争霸和建立大汉帝国时都起了不小的作用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秦汉更替那就是换了一个皇帝,其它都没变呀。这就像抄作业,如果没有原版,你怎么能抄地这么彻底呢。
当然,事实证明萧何的作业抄的还是很好的,因为大汉江山慢慢稳固了。后来萧何要去天庭报到,汉惠帝就说,你得给把工作交接好呀,不然不让走。萧何说:那就让曹参接班吧,这个人跟我是老乡,和你爹也是老乡。从你爹造反那天就跟着,这么多年一起摸爬滚打,值得信任。
汉惠帝有点糊涂了,这俩人不是有仇吗?怎么又值得信任了?萧何说:皇帝呀,你就不用怀疑了,我俩有仇,我还举荐,说明这事肯定行。
于是,萧何走了,曹参扛起了大汉宰相的旗杆。正常来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折腾大伙儿怎么能知道换领导了呢?可这个浑身七十多处刀伤的曹参却一改往日的倔脾气,一天到晚喝酒吃肉,就像萧何还在一样,原来是一还是一,原来是二还是二。
曹参不急,皇帝急呀。怎么办?直接问?曹参气场太强,怕受伤,于是惠帝找到曹参的儿子,让他儿子问他老子,这一天在其位不谋其政,咋回事?
曹参也没客气,就对他儿子说:你去和皇帝说,他和他老子谁厉害?我和萧何呢?我厉害还是萧何厉害?
这种问题也不用回答呀,于是惠帝就不吱声了。一看皇帝不吱声,曹参不紧不慢地夹起一块肉说:那就喝酒吃肉吧,不折腾,天下太平,折腾大了,小心掉毛。
再后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真的天下太平了,然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无论如何,“萧规曹随”的结果是好的:"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