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西汉初年丞相、汉代著名政治家,为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楚汉战争时,萧何留守汉中,安抚百姓、筹措粮草、巩固后方,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建立后,萧何重新制定各项律令,减免赋税,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因此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爱戴。
萧何病重时,汉惠帝亲到他的病床前探望,并向他询问:“您百年之后,有谁可以代替您做丞相呢?”
萧何回答:“知臣莫若君。”
惠帝又问:“您觉得曹参如何?
萧何欣慰地说:“陛下,您心里已经很清楚了。”
曹参,字敬伯,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被封为平阳侯。曹参是萧何年轻时的好友,但等两人一个被封为将军一个当了丞相后,却产生了隔阂,但是在萧何心中曹参仍然是接替自己的最好人选。
萧何去世后,汉惠帝便将曹参任命为丞相。曹参上任后,宣布所有的制度都按照萧何制定的法度来,就连选拔官吏也延续了萧何的标准。他任命官吏时,通常会选取一些质朴厚道而不善言辞的人,对于那些过于苛求文字的细枝末节、一味追求名誉的人,他都避而远之。
曹参自己很少处理政事,整天在家饮酒作乐。卿大夫以下的官员及门客们看他这样,都想上门规劝。可是曹参一看到他们,就立即拿出美酒请他们共饮,过了一会儿,等又有人想规劝的时候,曹参就又让他们渴酒,直到喝醉了才允许他们离去。如此一来,人们始终也找不到开口劝说的机会,也就习以为常了。
丞相府的后花园靠近官员的宿舍,住在那儿的官员也成天饮酒作乐、大呼小叫。曹参的属官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无计可施,于是便邀请曹参到后花园去游玩,想让曾参听到之后对他们加以惩戒。曹参去了之后,果然听到了官员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可是他不但没有惩戒他们,反而让人摆上座席、取来美酒,和墙外的官吏们对饮唱和起来。在见到别人的细小过失时,曹参总是宽和大度,为他们尽量遮掩,因此,丞相府向来平安无事。
汉惠帝听闻曹参整天请人喝酒,不理政事,怀疑曾参是因为自己年轻而轻视自己,便对在朝中做中大夫的曹(曹参的儿子)说:“你回家后,碰到机会就随便问问你父亲:‘高祖刚刚驾崩,当今皇上又很年轻,治国经验不足,正需要丞相的辅佐,可是您身为丞相,却整天饮酒作乐,既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也不过问朝中大事,这样下去,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你问完之后,看你父亲如何回答,回来之后再汇报给我,但是千万别告诉他这些话是我让你问的。
曹 休假回家时,就找了个机会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劝谏曹参。曹参听了十分生气,打了曹 二百板子,怒骂道:“国家大事岂是你能谈论的?赶快进宫侍奉皇上去。”
回宫之后,曹 把自己的遭遇报告了惠帝,惠帝听后更加疑惑了,想了很久也不明白曹参的用意。
等到上朝的时候,汉惠帝就把曹参留了下来,责备道:“您为什么要责罚曹 呢?上次是我让他去规劝您的。”
曹参听了,赶紧跪下脱帽谢罪说:“请陛下仔细想一想,您的英明神武和高祖比起来,谁更胜一筹呢?
. 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提并论!”
曹参说:“那陛下看我和萧何比,谁更贤能呢?
惠帝说:“您似乎不如萧何。”
曹参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圣明不如高祖,我的贤能比不上萧丞相,如今高祖与萧丞相平定了天下,又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令,那么陛下只需要遵照先帝遗愿,垂衣拱手,我与群臣则谨守各自的职责,按部就班,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乱加乱改,不就可以了吗?”
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您去休息吧!”
曹曾参担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的政策,遵循萧何制定的规章治理国家,使西汉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百姓们纷纷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定法规,明确又整齐。曹参接替后,谨遵不偏离。施政在无为,百姓心欢喜。”
曹参去世后,被追谥为懿侯,其子曹 接替了他的侯位。他在汉史与萧何齐名,成就了一段“萧规曹随”的千古佳话。
曹参待人宽厚大度,在任命官员时极力摒弃那些过于精明的钻营之辈和名利之徒,对府中、国中之人无伤大雅的小错可以包容忍让,甚至给奸恶之人以容身之所,让其有机会改正过错。在政治上,曾参主张清静无为,引导百姓按照自己的天性行事,从不强加千涉,让国家的政治经济得到了宽松的发展机会,为后世的“文景之治”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其实,曹参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不正是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吗?所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