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要开运动会了,大家都很积极报名,经过简单筛选,中短跑都已报满,只剩下1500米空白。于是,我动员几个看起来身体强壮的学生报长跑。他们不是摇头,就是沉默。忽然,前排举起一只手:“老师,我想报1500米。”噢,是瘦小的振坤!这个从不善言语、不表现自己的孩子我几乎注意不到他。报名长跑后,他每天都很积极地训练。作为班主任,怎样更多地关注那些安静得让你忽视的学生呢?
我的观点是:
对于这些在班上默默无闻的学生,应该予以重视和不断地引导。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是处在“善”与“恶”的边缘,极容易在负能量的影响下堕落!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微杜渐”,对像振坤一样的同学及早伸处援助之手。
我的做法是:
一、设立班级的“默默贡献奖”。
加大对在班级里,在纪律和学习方面一直坚守、不放弃的学生,还有为班级一直默默尽力的人,把他们那些常态化的有点形成文字,做成标语牌,悬挂在班级里。
这样,实际上是在班级里导引一种默默进取的正能量,让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孩子也能感觉到老师和班级的温暖。
二、开一期主题班会----《细微处的坚守》。
通过班会,让班上的其他人认识到坚守的意义与不易,号召同学们向班里的这些人学习,也尽可能地关注他们,借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展示的平台或是机会。
比如,委派一些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做,负责一些班级事务,像擦黑板、承包某个角落的卫生等等;还可以将班委的工作实行“周轮换制”,对他们任职期间的表现予以肯定,或是额外地指导;多发现现他们细微处的进步,激励的同时,用正能量来引导他们逐渐地展示自己,增加自信。
默默无闻者,其实是缺乏自信,而并不是对班级缺乏关注。班主任的一系列激励措施,足可以让一个孩子阳光起来,逐渐地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里面;唤起他们的勇气,激起他们对班级和他人的爱意,他们才会健康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