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
【0626我在悦读】这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

【0626我在悦读】这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

作者: 绣一针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6:10 被阅读18次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上次我们介绍了一下故事背景和人物,说齐襄公和外甥卫惠公对着卫国的贵族们瞄来瞄去,最后看中了卫惠公的庶第公子顽作为扶持对象。

因为公子顽现在年纪尚小,羽翼也没有丰满,目前还不能直接和老牌贵族抗衡,但身份在哪里摆着呀,国君的亲弟弟,他日稍加扶持,必然能够成为实权派人物。让公子顽来制衡老牌贵族左右公子辅佐卫惠公,那简直是绝佳人选啊。

于是齐襄公开始主动拉拢扶植公子顽,稍见成效后又做出了一个令大家死活也想不到,绝对匪夷所思,大跌眼镜,奇奇怪怪的外交政策----联姻。

这有什么奇怪的,而且是在正常不过的呀,别说在春秋时期,就是到了现在,用联姻这个形式拉拢关系结成联盟都是很常见的呀。

没错,联姻是很正常,但是联姻的人说出来,那实在就不正常了。因为齐襄公要用来和公子玩联姻的,是自己的亲姐姐,齐僖公的大女儿,卫国太子伋的未婚妻,后来成了卫宣公的正夫人,是公子寿和卫惠公朔的亲生母亲,宣姜。

哎呀,这是不是有点乱呀?咱们慢慢的理一下这个关系。根据《史书》记载可以知道,卫宣公生了五个男孩:

大儿子,就是太子伋和公子黔牟,是卫宣公和自己的庶母夷姜所生;

公子寿和公子朔,是卫宣公和自己的准儿媳宣姜所生;

还有一个儿子,就是这个公子顽,是卫宣公和不知名的妃子所生。

也就是说,宣姜本来是公子顽的嫡母。咱们前边刚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无赖儿混蛋吧,这不卫国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子 烝庶母”的案例啊!

这个事儿是齐襄公给安排的,齐襄公是谁啊,他私通了自己的亲妹妹呀。这人可能是心理稍微有点变态了,所以他想把那种变态的做法推而广之,然后就让自己的亲姐姐嫁给了姐姐的庶子。

哎,这乱的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啊。这个时间段儿的齐国卫国,可真是出尽了风头,单凭这古怪的亲戚关系,就足以让史书留下重重地一笔了。

这些个人里面,最可悲的就是宣姜了,开始以为自己会嫁给美少年太子伋,结果被好色的丑公公奸淫变成了公公的老婆,初恋的母亲;后来为了小儿子的幸福,把自己的初恋和大儿子一起葬送黄泉;再后来居然又要嫁给自己的庶子,成为自己丈夫的儿媳妇,自己儿子的弟媳妇,她得多混乱呀,也或者说她得长得多漂亮呀!在宫中面对那些既是孩儿又是平辈儿的人,该怎么称呼呀?又该怎么面对称呼自己的亲儿子呢?

孔子说,为政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理顺大家的关系,理顺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这亏了他出生在150年之后,要是早生150年,面对这么一家子,他又该怎么正名呢?

不过齐襄公让姐姐宣姜嫁给公子顽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宣姜本来就是太子伋的媳妇,那么现在太子伋死了,自然应该由弟弟来完成哥哥未完成的使命啊。嗯,他估计钝感力比较强,或者有点少年健忘,直接把中间那个姐夫给掐掉了,这么不畏世俗,任性高调地活着,真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得了大自在,还是脸皮厚过了井壁。

关于公子顽,史书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他到底多大年纪。但是按照宣姜15岁嫁给卫宣公来算,宣姜至少已经35岁了。

大部分书上说公子顽是卫宣公的小儿子,那么他此刻顶多只有15岁。

有人考证说公子顽是太子伋的哥哥,所以这时候可能也是35岁左右。不过,这一条恐怕靠不住。

首先太子伋是卫宣公和庶母夷姜偷情所生的,那个时候,卫宣公至少得15岁,如果卫宣公更早生孩子,那也真是太强悍了。

另外,公子顽如果年长,虽然是庶出,但在卫国王位争夺中,必然也会有一定的声音,但是史书并未提及,可见,一来庶出二来年幼,对王位争夺尚未构成危险。

第三公子顽如果是太子伋的哥哥,那此时应该是妻妾成群,早已有儿女才是,可是公子顽和宣姜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后来都被立为卫国国君,卫国人却只字不提他有其他的儿子,难道宣姜所生的才是正统的皇家血脉吗?可见公子顽并没有其他儿子。

最后史书记载,大部分都说公子顽是卫宣公的小儿子。

所以说公子顽年纪比太子伋还大,这个不太可能,但是只有15岁也不太合理,比较可能的情况是,他是庶出身份,大约在太子伋出生后,卫宣公未登基之前出生,这样算起来年纪大约30岁左右。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现在谁也不知道,反正公子顽就和宣姜结婚了。

齐襄公是放开了,他什么也不在乎,但卫国人可不行呀,这样的事儿,怎么能堂而皇之的公开呢?所以他们对宣姜大肆讽刺,嘲笑她一女嫁给父子三人,秽乱了宫廷,搞乱了名分。

那首讽刺诗名叫《君子偕老》,收录在《诗经·鄘风》中。

君子偕老,副笄(jī)六珈(jiā)。

委(wēi)委佗( tuó)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cǐ)兮玼兮,其之翟(dí)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zhěn)也;

玉之瑱(tiàn也,象之揥(tì)也,扬且之皙(xī)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cuō)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zhòu)絺(chī),是绁(xiè)袢(fán)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没有前文所介绍的几篇那么大,但是“君子偕老”“子之不淑”等句子,是很有名的,至今流传甚广。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极尽夸饰之词,来形容宣姜之容貌服饰之美,目的是为了更加反衬其道德品行之丑。最要害的一句是“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朱熹在《诗集序》里说,“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是有服,亦将如之何哉!言不称也。”后人多从此说。

诗用君子偕老这个意象起兴,说宣姜呀,你不是说要和自己的丈夫白头到老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自己的誓言呀?

然后用华美的服饰,打扮装饰等等,反正宣姜的恶劣品行,认为她实在不配穿这么漂亮的衣服,一句“子之不淑”,可谓骂到了点子上。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想,从头至尾整件事情中,最难的也就是宣姜了。她生在帝王家,注定就是牺牲品,只是诸侯国用以婚姻为教的工具罢了,至于她自身的幸福是没人关心的。有许多人说,你干嘛还要苟且地活着?

可是,对于你来说大过性命的事情,对于宣姜来说也许活着才是报复的最好办法(虽然透过蛛丝马迹看宣姜也的确够淫荡),不过你们都不在乎了,那你们的荒唐错误凭什么要我来承担,凭什么要用我的性命来成全?这也是人们的想法不同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人家也可以按照人家的想法来活啊。

而且,当时还流传公子顽一开始非常不赞成这门婚事,但是人们将他灌醉,强行送入了洞房,等公子顽一觉醒来生米煮成熟饭,也就只好默认这个现实了。

看到这里就想发笑啊,自古以来发生这种风流龌龊的事情时,受谴责的永远都是女人。这样的说法,明摆着就是给公子顽找台阶丑化宣姜的啊,因为如过公子顽够正气,如果他不贪色喜欢宣姜,那有个形式的婚姻也就够了。洞房一次,那是喝了酒,有了关系也就算了,以后不在一起不就行了吗?你说他贵为皇亲国戚,还没有个2室1厅3室1厅吗?难不成天天有人要灌醉他,强迫他二次洞房三次洞房?历史上可是明白记载,昭伯(公子顽)和宣姜结婚后,还生了好多孩子呢,这些孩子有名有姓,分别叫公孙申,(天子的孙子叫“王孙某”,国君的孙子就叫公孙谋),公孙毁,许穆夫人,宋桓夫人,齐子。

所以说呀,公子顽是被灌醉酒后才入了洞房这种说法,不过是掩饰之词,真正的情况恐怕是他也学了老爸卫宣公年轻时候干的事----淫母。其实这也不是完全乱说,因为貌似在卫宣公还活着的时候,就从宫里传出了公子顽私通嫡母的风声。

在宫廷呢,有的顾及家丑不外传,有的则怕惹祸上身,所以没人声张。但是在民间就管不了这许多了,所以一首赤裸裸讽刺庶子私通嫡母的诗《墙有茨(cí)》就传得沸沸扬扬了。

墙有茨,不可埽(sǎo)也。中冓(gòu)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茨就是蒺藜,所谓“墙有茨”就是说墙头上有带刺儿的草,这样的草按道理应该除掉吧,但是诗中说“不可扫也”,为什么?因为这就和宫中龌龊的事儿一样是不能讲的,一但张扬就是丑事儿啊。

中冓指的就是宫中龌龊的事情。第二、三段大约相似的意思,但是语气层层弟弟,把丑、长辱放在句末,表明了诗人对这种丑闻的憎恶,讨厌的情绪是越来越严重了。

呜呼,齐国卫国两国宫廷的这些年可真是够混乱的啊,那真是一个打破伦理,无比慌乱的时代。不用说,这样的事自然就沦为诸侯的笑柄了,所以卫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抬不起头。

虽然齐襄公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做主把姐姐宣姜嫁给了庶子公子顽,确实有效的拉拢了跟公子顽的关系,不过短时间这个外甥姐夫还没法发展成为足以平衡卫国朝局的政治力量。

这时候,到了公元前697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周第二代天子,周桓王姬林驾崩,此后姬林的儿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

我们对周桓王应该也还有点印象,被郑庄公割麦子割稻子的,还被祝聃射了一箭的就是他。他本来是一心想让周王室变得强大,但是天不遂人愿,一直也没有成功,反倒是吃了一个大败仗,狠狠丢了一把人。

也就是从周桓王打的那次败仗开始,诸侯基本没人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天子本就势弱,现在更是很多诸侯国改朝换代,废立国君都不再汇报了,而且楚国国君甚至公开称呼自己为楚王,也只有几个宗亲国还碍于血统关系,对他有点尊敬。

这新的周庄往上台,就更没有威信了,诸侯们之间的斗争这时也愈演愈烈。到了公元前696年,诸侯开始了一场多国大战,从正月开始,鲁国和卫、宋、陈、蔡会盟,攻打郑国,这一打就打了半年多。

在《春秋》里面记载,卫国本来不想参战,但由于政治考虑又不得不答应,所以老是被拖着跑来跑去,耗费了不少精力,导致国内的百姓怨声载道。

这年冬天左右公子等老牌贵族们就趁机作乱把卫惠公朔赶下了台。这时卫惠公刚刚做了三年的国君。这左右公子都怀念太子伋,就把他的亲弟弟,公子黔牟迎回来请他做了国君,而卫惠公则逃到了自己的舅舅家,在齐国暂时安顿了下来。

唉,这个卫国,真是乱啊乱,不过,后边还得乱一阵啊。

相关文章

  • 【0626我在悦读】这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上次我们介绍了一下故事背景和人物,说齐襄公和外甥卫惠公对着卫国的贵族们瞄来瞄去,最后...

  • 练字第四天

    怎一个乱字了得

  • 怎一个乱字了得?

    技术不够,热情来凑。

  • 怎一个乱字了得?

  • 怎一个乱字了得!

    按常理说,没过十五十六就不算过完年,可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的正月十五就和加班杠上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基本上都是从...

  • 怎一个乱字了得

    好久没有写文章,最近思绪好乱,乱的不知从何说起。 昨夜做了一个梦,梦中女孩是小学同学初高中校友,舞台下很多老师同学...

  • 怎一个乱字了得

    破天荒头一次,今天简书100点能量全被我霍霍光了。早就有人劝我,能量必须保证在50点以上,以确保第二天的互动可以正...

  • 怎一个“乱”字了得

    又是一周返校时,往往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很多乱象,孩子们在家待两天,似乎一切又回到原点,什么纪律啦,规则啦,礼仪...

  • 怎一个“乱”字了得

    要开学啦,娘俩临阵磨枪,今天才开始各种整理。课本、作业、卷子,乱糟糟一堆。儿子的风格是一股脑堆一个纸箱里,多省事。...

  • 【闲言碎语】这日子,怎一个乱字了得

    不知是因为天热,人心惶惶。还是因为事情聚到一起,心乱如麻。总之,就一个感觉,乱。 儿子的高考迫在眉睫,此时,我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26我在悦读】这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d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