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是第一学期的结业典礼日。孩子们在今天还以为像往常一样,按功课表上课,等到发现不需要时,一个个惊喜的表情,让我感觉到孩子的可爱与天真。
一 发现问题
这时,有同学跑来告诉我:黄**哭了。
啊?怎么啦?
他找不到他的书法奖状了。
我把其他孩子送出学校后,赶紧往教室里赶,却发现他从后门走出去了。我不能让他在学期最后一天,带着伤心离开。我火速奔出教室:“**,请回来。老师和你一起再找找看。”他立马回转身,眼睛里泛着泪光,但明显多了几分期待。
二 帮忙分析
我们仔细地翻看着书包里的物品:一本本书,一页页作业,一片片纸,结果,都翻了个遍,还是一无所获。
我发现,他眼里的光渐渐消失了,泪花又开始聚集起来。
三 劝导孩子
“孩子,不哭。”我扶着他的肩膀说:“你看《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里,乌鸦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他想办法解决。”孩子宛然明白了什么,泪水也慢慢变小了。“对,我们要坚信:方法总是比——”我故意留出空间,让孩子接上”‘“方法总是比困难多!”“对,说得真好。或许被同学错拿了,当他们回家发现,会跟你说的。万一真的’消失‘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去书法协会,请工作人员帮忙重新打印一张。”
孩子这时眼睛里明显没有了泪水,眼睛里闪烁着的是亮晶晶的光芒:那是一种希望的光芒,那是一种找到方法的光芒,那更是一种自信的光束。
四 松了口气
解决问题后的他,背起书包的力量也突然增大了不少,满怀微笑地跑出教室。我相信,这时的他,心里一股暖阳在慢慢温暖他的心房。
我以为这样,孩子就受教育了。
五 意想不到
事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我询问家长,发现那天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的意思,依然沉浸在丢失奖状的痛苦中。爷爷来接他时,他立马泪眼汪汪,哭诉着自己的伤心难过的事。并没有如我看到的那样,真正从心里解决问题了。
六 事与愿违
原本我想去家访,顺便看看孩子当时我说的话他是否明白,却不想,发现家长对家访也有一定的误解。

没想到,说到家访,家长第一反应是:孩子是不是在学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感觉家长对家访有误解。
七 如释重负
还好,经过我的解释,家长终于明白我的意思,并表示欢迎。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看来,家校真的需要沟通才行。对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
八 延时教育
当天晚上,孩子家长再次询问孩子,并刻意提醒孩子:老师重点讲了什么?

孩子经过“挖掘”,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
九 总结
这次不经意间的教育,发现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共同配合,密切联系才行。
另外,家长对“家访”的误解挺深的。平时也需要和家长沟通,为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铺设家校沟通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