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毕淑敏的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有点悲壮,内心深处为之一颤。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沙漠中的背影,渐行渐远渐孤独,回头望,空荡荡,无人挂牵。
今天跟父亲去提车,指着那辆小小的电动汽车对满眼稀罕的父亲说,“这是你人生第一辆车,哈哈哈~”没心没肺笑着的时候,鼻子竟莫名酸酸的。
62岁,第一辆。
心中那张已被风蚀暗淡的,刻画着反哺大志的宏图,在嘲笑我!
不是嘲笑我的能力,是嘲笑我的冷漠。
父辈们倾注一生的辛恳,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的轻松一些,我们在不断汲取摄入中,越走越强壮,日记本里也曾日日写满报效父母的豪言壮语,却在日渐嘈杂繁忙的社交密网中,慢慢淡忘了身后那份浓情。
我们出生时,离开母亲的身体,剪断脐带的那一刻,好似正式开始了分体生活,但是,也是从这一刻起,一根更牢固的牵挂之绳就被永远的拴在了父母亲的心上,终此一生,贴身随行。
从孩提时代,到求学生涯,再到工作阶段,我们早已适应了离开父母的日子,心里不断出现新鲜的挂念,新朋友,男朋友,女朋友,这些情感来的更直观猛烈一些,而老家的父母呢,他们内心(情感上)盼着我们回家,嘴上(理性上)又不让我们回家,这份对自己欲望的割舍与纠结,缠绕在心中,持续到习惯我们不回去,其实我们真的每次都那么忙?有时候不过是觉得有比回家陪父母更有趣的选择。
直到我们做了父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艰难,我们才发现父母不易,可是,我们的精力也已捉襟见肘,仅仅够回应最本能的孝道。
不如,把从孩子身上多到溺爱的精力,分出一点,给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我们的日渐老去的父母。
他们爱吃的那道菜,不如,多给他们做几次;
他们爱看的那几个节目,不如,刻成盘,让他们反复看;
他们想去的那个地方,不如,带他们去好好看看;
他们年轻时想做未做的那些事,不如,鼓励他们去试试。
我们都只有一次生命,他们的60岁,一如我们唯一的30岁,一样光华宝贵。
20年前,
他教我训我,
让我知道自己的渺小,
要谦卑安定;
20年后,
他依我信我
任我起心由性
遣使安置。
这大概是所有的父亲
这一生
从倔强到屈服的必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