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三姨奶视频通话,三姨奶又哭了。
我说:我一直想给您打电话的,让三个孩子缠的晕头转向,一拿手机就被熊孩子们抢来抢去。现在大的上学去去了,小的睡觉了,才腾出空来和您聊聊天。
她说:够死我了,我想着和你打电话,又觉得你很忙,憋的我没法没法的!
前年八月,正干着活的三姨姥爷咳嗽异常,查出来肺癌,经化疗放疗最后囊肿变小动了手术,在老家休养。看着三姨姥爷身体逐渐康复,我们都放下心来。
去年初夏,三姨奶的小女儿工作调动,夫妻二人的上班地点都不在南京,孩子没人照看,三姨奶和三姨姥爷又从老家去了南京。
我知道三姨姥爷的病灶去除,一切恢复如常,又被三个孩子缠着,也就基本不打电话。
娃爸家和三姨奶一个村庄,同一宗族,比较亲近。婆婆与三姨奶年轻时老姊妹们成天在一起干农活,有感情。春节时,婆婆提醒我和三姨奶奶视频,说很是想她。要和她聊聊天。电话里无非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听着三姨奶话因不太对时,我也没多问。
返程那天,两个弟弟到家里来看望婆婆,说起三姨姥爷的病来,我才知道病灶又转移到头上去了。
但是,离得那么远,也没法去看望。我们也不知道病人对病情了解多少,那么小的房子,也不敢轻易给三姨奶打电话询问。询问徒增伤心,又有何用呢?
我昨天先和三姨奶扯了两三分钟孩子的事,问起三姨姥爷的病,三姨奶哭了。她说三姨姥爷在医院里化疗,她送两个孩子去学校后,再做饭给三姨姥爷送医院去,坐一会儿看看情况,再赶回来接孩子。医院离家远,来回坐公交车得两个小时。忙的她心慌。
是啊!三姨奶今年65岁,也是上了年纪。
记得零九年时,三姨奶的小女儿耳后起了个囊肿,在济宁住院,三姨奶住在我那里。她是一个转向的人,分不清东西南北,出门不知道坐几路车。当时,我刚离职,有空闲。我每天就去陪着她去医院看望,晚上接她回来。这才几年,小小的济宁她晕头转向,大大的南京她就不转向了?还不是被逼的没办法。
我说:我也没办法去给帮帮忙。要是用钱,您说话,我总能帮一点。
她说:钱目前还不急。宋静也转过两次钱。
三姨奶有些积蓄,三姨奶的小女儿夫妻俩都是高薪的人,这么多年三姨奶给他俩做后盾,照顾孩子操持一个家,他俩和三姨奶感情很深,愿意出钱。
我说:宋静能去南京帮帮你吗?
她说:她不愿意来。
小女儿夫妻两个单位忙,没有时间。小儿子在济宁也不能不工作,儿媳妇伺候两个孩子读书也离不开。小女儿的公公离世很早,婆婆不识字,弄不了两个孩子,辅导不了作业。亲家母两个一间房生活也不方便。
唉!那能怎么办呀?我也难受的紧。因为我和宋静同龄,以前三姨奶和我联系,大多数都是聊宋静。聊聊学习聊聊工作。我出嫁后,宋静因为前姑嫂矛盾及大龄未婚的原因,和家里关系紧张,三姨奶通过我探听一下宋静动态,默默关心。每次打电话,三姨奶奶都难过的抹眼泪,为宋静着急。我与三姨奶的情谊不是母女,早已情同母女。
三姨姥爷和我父亲同年,都是那种不善言谈的人。以前去三姨奶家,他老早吃完饭溜了出去,我们都没怎么和他讲过话。十年前,父亲去世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做父母的不容易,对三姨姥爷也做父亲一般看待。去串门时,也和他聊聊工作。三姨姥爷生病后,我很心疼,很难过。第一次动手术后,得知肿瘤切掉,隐患消除,我很高兴。想着这是上天给宋静的机会呀!她的父亲病了,来势汹汹,让人着急害怕,忽又能动手术,动完手术恢复又很良好,这不是上天给她的警醒是什么?提醒她珍惜亲情啊!
可是她没回来。从三姨姥爷生病起,她都没露面。我不能理解。自从去年三姨奶的朋友想给她介绍个对象,三姨奶让我联系她,她骂我们鼠目寸光后,我就没有和她联系过了。
这次和三姨奶联系,三姨奶也没怎么提起宋静的事。我想在生命面前,婚姻啊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我劝三姨奶做好打算,放宽心。能怎么办呀?病灶在脑袋上,手术动不得,只能化疗缓解。我们都知道,三姨姥爷倒下是迟早的事。可是,日子还得继续。
我说:您可得放宽心。三姨姥爷这样,孩子们本来心里就难过,您可得挺住,不然您要是病倒了,怎么办呀?
三姨奶说:都是这样劝我的。想想我这命!唉!我心里难受,能对谁说呀,乖乖来!
我说:您有啥事就给我说。
她说:你奶奶些好呗?
我说:刚和她视频的,很好!
我也哭了。我家老太摔了一下,胯骨骨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那脸明显的瘦了。我对大弟说:以前奶奶活动着没觉得奶奶是个老年人,现在躺在床上,真的是个老人了。大弟也很唏嘘:可不就是个老人了嘛?八十五了。
三姨奶记挂着她的老姐姐,她的老姐姐也记挂着她呀!我们两边瞒着。三姨姥爷病情转移的事,老太不知道。老太摔伤的事,三姨奶也不知道。人至暮年,还能顾得上谁呢?各自安好,互报平安吧!
正聊天时,三姨姥爷来电,我们匆匆挂断视频。我也不知道三姨姥爷有什么事情,而当时又到了接她外孙的时间……
有时候,不敢给三姨奶打电话。打电话能说什么呢?我也帮不上忙,徒惹她伤心。有时候,不敢给老太打电话。老太耳聋,电话听不清,视频也听不清,助听器她又不戴,除了面对面,没办法对话。
有时候后悔远离,离得太远,总是尽孝不够。呆在家里,天天围绕父母身边,又嫌弃没有出息。到最后却发现,离父母,又远又没有出息。
好在,我们都是听话的孩子,都非常牵挂自家的亲人。我说:清明节时,娃爸有三天假,我们开车回去。大弟说:回来干啥?带着孩子来回折腾。咱奶奶静养就行,用不着你。
我要回去的。老太养我长大,我陪她变老。
感谢姑姑们,感谢叔叔婶子,感谢妈妈,感谢弟弟弟妹们,他们都是老太坚强的后盾。
可是谁能帮三姨奶一把呢?我和娃爸商量,先转点钱过去,起码对三姨奶是一种安慰吧!
人至暮年,很难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