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传媒时代的记忆

作者: 三月的绿萝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16:08 被阅读56次

       

        小时候,收听广播、收音机是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通过电波传出的声音曾经夸张的欢愉着小小的心灵,充实了我们的童年时代。

       一路走来,有广播的陪伴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幸福的,至今我不知道声音的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让这帮小孩儿牵牵挂挂到这种地步,也许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一份向往,一份可以依赖的东西。

       “哒嘀哒,哒嘀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那时候,小喇叭节目是我们的最爱,“小叮当”的歌谣每个人都会唱,“鸡蛋皮小帽白光光,橘子皮是我的红衣裳,辣椒做我的灯笼裤,蚕豆皮鞋,咔咔响”......伴随着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孙悟空打败了精细鬼、伶俐虫和牛魔王斗法;美丽的人鱼公主变成了泡沫;海娃机智的给八路军送鸡毛信……收音机前的我们沉浸在故事情节里,或喜或愁,懵懂的辨识着正与邪,善与恶。

        因为母亲那时在广播站工作,对于广播,我有着更深厚的感情。

       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每家或房梁或门后,一个黑色的匣子,也有更简易的像个盘子一样的纸壳喇叭,一个拉线开关。家家户户的广播用铁丝连起来,直通到广播站。在乡下,广播从某种意义上也充当了乡亲们作息的报时器。早起的母亲一边开启着猪圈门,一边叫醒贪睡的娃娃,还不赶紧起床,广播都响了!或是收拾起一天的劳碌,打着哈欠说上一句,歇着吧,广播都停了。

        小城的广播站并不自己制作节目,母亲那时的工作就是转播省台的新闻,然后在新闻联播之后,放上一段戏曲的磁带(那种播音室专用的卧式录放机,不知现在是不是进了博物馆),隔三差五播报一个会议的通知就是所有的播音工作了,每晚在妈妈身边收听到的半个小时戏曲唱段是我对于地方戏剧种、唱腔、流派的最初认知。母亲的这份工作在当时是足以让人羡慕的,你想,这么多的戏曲磁带,想听啥就听啥,这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小妹,妹妹的老师谭阿姨很亲切的和我打着招呼,而且还把她又软又白的手放在我的肩头,阿姨跟你说个事,谭阿姨欲言又止,似乎在考虑该不该讲,我仰起脸专注的看着她,不知道阿姨会有什么事情问到我,谭阿姨漂亮的眼睛就像月牙儿,微微俯下点身子和气的笑着,就是,你看,能不能回去跟妈妈说一下,播完新闻,放一下《卷席筒》好不好,我爸爸想听。噢,就这呀,我点点头答应了。

        回家后,我跟妈妈说,谭阿姨的爸爸想听《卷席筒》呢,今天晚上就放《卷席筒》好不好,妈愣了一下,没有做声,只是说,做作业去吧。那天晚上我满腹心事,平时新闻没有播完作业就做完了,可那天一直磨蹭到播音结束,直到广播里传出来海连池那苍凉而又略带诙谐的唱腔,“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我才放心的收拾书包上床睡觉。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怂恿母亲“以权谋私”。

        而今,母亲早已退休在家,广播、收音机这些心灵玩伴也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更为迅捷而直接,然而多彩的、高清晰的画面与声音的冲击,带给我们的却是饱腻般的疲惫与困乏,人们被许多东西诱惑着,已经无暇顾及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感动了.不经意间回首,记忆里的声音依然在遥远的地方播放,让我怀想,如巷口的一株树,如旧日的一扇窗。

相关文章

  • 冷传媒时代的记忆

    小时候,收听广播、收音机是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通过电波传出的声音曾经夸张的欢愉着小小的心...

  • 冷传媒时代的记忆

    假期里小妹订了票,和爸妈一起去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这部记录了祖国七十年发展变迁的电影,由七个...

  • 冷,那些冷的记忆

    我都快忘记冷有多冷了!但扑面而来的寒冷将我一下子扑醒。我体味到了,温暖如春是多么幸福。那些我早已经不放在心上,不认...

  • 冷的记忆

    暗夜的深冷 裹着雨雪的苦衣 射成铺天盖地的箭 穿透厚重的军装 生发出无数的龇牙利齿 咬噬年轻壮实的筋肌 将刺痛 执...

  • 冷记忆

    他打电话来问我有没有“讨老婆”,我说滚一边去,有没有正经事? 他在电话那头诡秘一笑说他要结婚了。 我说滚一边去,有...

  • 冬天的冷

    今天是真的冷,感觉有很多个冬天没有这么冷了,这样冷的记忆大概停留在了初中时代! 初中虽很遥远,但是发生的事...

  • 日本留学传媒专业的就业方向

    日本是著名的传媒大国,日本的传媒行业一直走在时代的尖端。日本留学学习传媒专业需要对日本院校的传媒专业有所了解。那么...

  • 关于冷的记忆

    平安夜悄然而至的一场雪,把气温从零下四五度拉至零下十几度。 早晨去买早点的时候,明显觉出脚下的柏油路坚硬起来,皮靴...

  • 儿时的广播

    对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广播”这一特殊时代最普及的文化传媒肯定还记忆犹深。因为那时的广播与我们的生产...

  • 露天电影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网络等传媒的普及,露天电影已被历史尘封,留在几代人的记忆里了。 记得村子里放电影总会在秋收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冷传媒时代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od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