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的开头,那段怪异的音乐就像是魔鬼在地狱中发出的幽怨的声音。

然而画面,却是静谧的、有序的。
清晨,病人们从沉睡中醒来,端庄的瑞秋护士和华盛顿等白衣看护问好,之后病人们排队吃药,护士会对他们说“感觉怎么样?”“小心点果汁。”之类的话,疯人院里放着音乐,病人们还会做早操、打篮球、打牌……
这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我们还看到,病人们睡觉时被绑在床上,看到疯人院四周围着铁栏、还有铁窗、铁门,病人们做错事情会受惩罚。

疯人院就像是一个封建王朝,它表面融洽有序,实则黑暗腐朽。
然而这里的人,无论是医生、护士、看护,甚至病人,对此都没有质疑,更没有抗议。
他们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统治者们——医生、护士、看护,“理所应当”用极其变态的手段惩罚那些“犯错”的病人,消灭那些有自我思想的人,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存。病人们也“理所应当”像木偶一样被迫接受这一切,按照统治者们制定的规则生存。由此造成有序的假象。
他们已然麻木了。

直到麦克墨菲——一个为了逃避监狱劳役而装病的人来了。
他就像一股新鲜空气吹进了这腐朽僵化的疯人院,把自由与民主带到这里,让那些看似理所应当实则泯灭人性的做法统统暴露在阳光下,原来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细节之后隐藏着巨大的残酷的事实。

我们开始发现,这里,不是监狱,大多数病人们也没有犯罪,却比监狱更可怕。至少在监狱里,麦克墨菲不会由正常人真的变成疯子最后死去,他的结局不会是如此悲惨。
在这里,瑞秋打着有助治疗的名号当众提出令病人们难堪的隐私问题,用电击和手术使那些不听话的病人们臣服,并认为比利和自己喜欢的人性爱应该感到羞耻。
这里,是剥夺人权的地方,是连正常人都无法生存的地方。

于是,到来的解放者——麦克墨菲立即受到了打压和拥护。
麦克墨菲生性自由不喜束缚。他刚一到,就触犯了统治者瑞秋护士的权威,他要求改变作息观看世界大赛,而专横的瑞秋护士显然不会更改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
她是这里的女皇,她看似民主,却制订了客观上不可能成功的投票制度;她看似守规矩,但她遵守的都是自己制定的对自己有利的规矩,她的规矩是用来制约别人的。

但麦克墨菲追寻自由的脚步从没有停下,他试图搬起水箱失败后,只是说了一句:“至少,我试过了。”
是啊!勇于尝试者才能改变世界,敢于冒险者才能与独裁者对抗,无论成功与否,至少,我试过了!

而这里的病人们呢?他们原本一直在闭塞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活着,而麦克墨菲的一系列做法告诉他们“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仿佛长久生活在黑暗的人们抓住了陌生的阳光。
人们追求自由美好的本性让病人们立刻开始拥护麦克墨菲,这是必然的。
由此病人们开始质疑,为什么在白天宿舍要被锁起来?为什么我们不能观看世界大赛?为什么我不能拿回我的烟?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呆在这里?

一场“暴乱”终于开始了,派对、音乐、女人,病人们的天性被解放,每个人的天性都被解放,他们自由了,欢呼着,疯狂着!自由的新思想是这里每个人的心之所向。

直到瑞秋护士在明显知道比利如此看重他母亲的情况下,仍威胁他要把他和女人上床的事情告诉他母亲,以达到自己内心变态的征服欲,她要惩罚、报复这群不听话的奴隶!
于是比利自杀了,这是对这剥夺人性的统治的无声的抗议,而整部影片也走向了高潮。
当看到愤怒的麦克墨菲掐着瑞秋的脖子时,我不禁想,掐死她!掐死她!这个该死的女人!

而冷静下来,却又觉得,瑞秋护士也不过是个可悲的女人罢了。
如果真的把疯人院比作一个封建王朝。诚然,她是王朝中变态制度的制定者、封建王朝走向黑暗腐朽的推动者、人权的剥夺者,可她更是在封建环境下的可悲产物。
并非她天性麻木,而是是她置身于那样一个思想封建的环境。如果换做别人或许也会是这番景象,就像《生死朗读》中的女主角安娜,处于二战大环境,周围人都是这样做的,因此她并不认为自己每月选出十个将被处死人有什么错。

在这里,病人们精神不正常,无论从病人还是护士的角度出发,都确实应该去建立一个制度让大家遵守,就如国家有法律、学校有校规,这才能确保正常的生活,这并没有错。
但在,这种“封建制度”的大环境下,统治者很容易开始失去理智,而病人们也因此越发自卑懦弱。于是事情开始脱离掌控,制度越来越畸形残忍,殴打、电击、做手术也成为了这里的人们见怪不怪的事情。
因此,我们该做的并不是去责怪某个人,某群人,甚至某种制度,而是去推翻这种封建落后的大环境,接受新的思想!

最后,麦克墨菲在医生护士的折磨下终于成为了他们的玩偶。
我以为酋长会带他走,可酋长杀死了他;接下来我以为酋长会和他同归于尽,可酋长飞越出了疯人院。

回过头来细细回味,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已经沦为封建产物的麦克墨菲得到了解脱,麦克墨菲作为封建产物被扼杀,而酋长作为新思想的传递者搬起了水箱砸破了禁锢他们的窗户!
结束了,这部让人笑着哭的电影,又是那段怪异的音乐。不过这次,还有咚咚的脚步声,那是酋长冲出疯人院铁窗的脚步声,他承载着麦克墨菲的灵魂,伴着麦克的哀嚎声,坚定地、充满希望地,向着自由的远方,飞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