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想法成长励志
从另一个人那里寻找光明,而没有自知,就是盲从

从另一个人那里寻找光明,而没有自知,就是盲从

作者: 橋樵的简号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5:09 被阅读2次

       人之初——人类的身体、行为是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进化的结果。从受精卵在子宫着床开始,大脑皮质神经出现快速增加的过程,婴儿依赖于妈妈的血液供应提供氧起。大脑的体积和人类骨盆的结构,使得胎儿需要在大脑不成熟的时候被生出来,生育过程相对困难,人类是为数不多的生育需要同类协助的物种。

       由于人类婴儿的大脑发育不成熟,无法自如的操控身体四肢,这就加重了种群的生活负担,族群中必须有人24小时专门负责陪伴照顾他们,以避免婴儿被豺狼虎豹叼走、毒蛇吞噬,人为伤害等意外发生。为了保障种群的繁衍生息,人类逐渐地形成了群居的生活方式,在族群内分享食物,大脑因为食物的改变更加发达,聪慧的个体生存繁衍的机会更大,特殊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将四肢发达的同类排斥出族群,这也是为什么身材矮小的人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生物为了生存,在演化的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适应环境的基因被留存下来。想象一下,如果一只食草羚羊像食肉的猎豹一样独居生活,母羚羊独自带着小羚羊游荡在大草原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很有可能羚羊已经绝迹,如同发生在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结局一样,默默地消失……

婴儿为什么哭?

      婴儿和父母的互动交流是以非语言开始的。因为饥饿、身体不适或者惊吓等原因他们会哭闹,通过哭来表达需求。人类的婴儿出生后会自然地呼吸、可以依靠本能游泳、眨眼睛、吞咽食物、会排泄、四肢可以随意活动。但是,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或者翻身。吃完奶还要大人将他们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帮助他们打嗝(联想到了吸毒过量的人会被自己的呕吐物噎死),他们只有吃喝拉撒睡的本能反应。

       人类婴儿出生2个月后开始出现与眼前母亲的眼睛对视,微笑等社会性行为。他/她如同一张白纸,没有道德、善恶、是非观念。他/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自己从哪里来或者往哪里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她慢慢长大,能够区分爸爸妈妈、学会说话、写字,逐渐地被社会化。人类的婴儿开始思考、学习、成长……

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思考是什么?

思考(Think),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

      “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因为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当人们从中世纪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真面目……”(米兰·昆德拉)

“中世纪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这段文字橋樵的理解是指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历史学名词,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西方史学界称之为“改革运动”(Reformation)。(来源百度百科)

       橋樵不是信徒,对基督教知之甚少,分不清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只是知道基督教是总称,基督教在中国发展起来是太平天国之后。洪秀全曾郑重其事地颁布诏令,不许人称他为皇帝,因为“天下皇帝独一,天父上主皇上帝是也”,只有上帝才是皇帝,他只能是天王。洪天王发烧说梦话,后来又在天京的后宫里,用酷刑管理数千个嫔妃(包括天朝女官),写了一堆打油诗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上帝”是谁?

       橋樵曾经偶然去过一次教堂,天津的天主教西开总堂,位于天津和平区滨江道,每年的圣诞节那里都会聚集众多的年轻男女,信徒估计很少,大部分是去凑热闹的情侣。有位女性朋友说过一个趣事,某年圣诞节她去凑热闹,结果因为人太多,她不得不爬上墙头才能看到教堂里的样子。

        西开教堂是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Paul-Marie Dumond,1864~1944)主持修建。教堂的大门上贴着四个大字,橋樵就是被它们吸引进去的——你来看看。在教堂里畅通无阻地转了一圈之后,感觉观后感用一句歌词来形容最贴切,“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天大地大都是朋友……”

“人的大脑聚精会神思考1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足以煎熟一只鸡蛋!”

      思考很累。人类大脑24小时都在运作,繁多的神经细胞数目和复杂的神经纤维连接有助于人类大脑进行比较复杂的信息处理,即使是在睡眠的时候。大脑占人体体重的2%,却消耗着总体16%的能量,同时要求很多其他生理配套系统为其供给营养,比如血糖、氧气等。

      当一个人聚精会神地学习或思考,大脑的神经元相互传递信息,开始消耗身体的能量,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头疼、犯困、有饥饿感。(联想到围棋选手在比赛中冥思苦想,头上冒汗的样子。)

“不存在一个穆斯林的思考者,只有受到穆斯林束缚的思考。”(克里希那穆提)

    《思考从结论开始吗:生命的注释(III)》中写道: “渴望被引导会产生服从,一个服从的头脑不可能发现真实。从另一个人那里寻找光明,而没有自知,就是盲从。所有的追随都是盲目的。”

思考是怎样产生的?

      有了观察、接触、感觉,然后才有基于记忆的思想。思想创造思考者;是思考的过程形成思考者。先有思想,然后才有思考者,并不是相反的情况。

      思想是被束缚的。思想从头脑中产生,作为经验和记忆仓库的头脑本身也受束缚的。头脑在任何方向上的任何运动产生它自己有限的结果。头脑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当社会处于一种堕落的状态,总是从内在破坏它自己时,不断受到社会影响的头脑也必然处在一种堕落或退化的状态。

《思考从结论开始吗:生命的注释(III)》中的一段对话:

提问者:“先生,我已经意识到我的头脑正在变老、疲倦,缓慢的衰退正在发生。”

回答者:你说的头脑正在衰老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柔韧、警醒、敏感。它的觉知正在萎缩,对生活许多挑战的回应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过去记忆的储存。它正在退化、越来越多的在自己设定的范围内起作用。”

回答者:那么是什么使头脑退化?是自我保护和抵制改变,不是吗?每个人都有既得利益,他在有意无意地保护它、守卫它,不允许任何事物来打搅它。

提问者:“你是指财产的既得利益吗?”

回答者:“不只是财产,也包括各种关系。没有什么是单独存在的。生活是关系,头脑在与人、理想和事物的关系中有既得利益。这种自我利益以及拒绝在自身之内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就是头脑衰退的开始。大部分头脑都是保守的,它们拒绝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该文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橋樵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从另一个人那里寻找光明,而没有自知,就是盲从

    人之初——人类的身体、行为是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进化的结果。从受精卵在子宫着床开始,大脑皮质神经出现快速增加的...

  • 原创 丨 盲从有理 么

    【1能量】 盲从 因盲 而从 因为盲 而不见盲从 因为盲 而不能见盲从的后果 因为盲 在面对盲从的后果时 ...

  • 另一个世界

    我相信 有另一个世界 那里没有黑暗 没有痛苦 那里只有光明 只有欢乐 我们在那里 自由自在 我们在那里 无拘无束 ...

  • 现代诗——另一个世界

    我向往另一个世界 那里没有黑暗 太阳全天在线 光明是它的主旋律 没有寒冷、饥迫 遍地生长有可口的果实 不必为生计而...

  • 从学生那里寻找智慧

    又到了讲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的时候了,这一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不仅...

  • 盲从

    盲从的意思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然而,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一个盲从的国家。...

  • 苦逼的我

    苦逼的生活就是白菜加了盐没有油的温柔, 所谓的爱情是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失而不得的感觉, 我的牙磕断了人情冷暖自知的...

  • 2017-12-10

    但有圣却如弑子,盲从心儿而力难从

  • 去寻找另一个位置

    去寻找另一个位置 长长的黄昏的街道 一个人远远地走向另一片喧嚣 那里没有使他痛苦的疑惑 不需要权力和劳役 分享众人...

  • 【喻黄】ALPHABET·Crown(王冠)为君加冕

    光明与黑暗 其实光明与黑暗是交融的。 我们渴望光明,但也缺不了黑暗。 “文州!那里就是王城了。”黄少天手牵白马,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另一个人那里寻找光明,而没有自知,就是盲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xo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