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一段特殊意义的存在。在此期间,中国、印度、西方各自独立地完成了结构相似的文明革命,爆发性地诞生了一批思想先行者,可谓群星闪耀:在东亚,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列子等诸子百家纷纷出现;在希伯来世界是摩西和以色列的先知们;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从怀疑主义、唯物主义到诡辩派、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古希腊世界更是贤哲如云,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诸多先知级别的人物,这些思想家对后来的哲学和宗教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那个不同地域之间几乎不可能有信息流通的年代,世界各大文明却奇迹般的同时出现了群星灿烂的哲学家、思想家,建立了世界大文明的思想地基,让人顿有匪夷所思之感。这样一个奇妙的现象被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所关注,他发明了“轴心时代”(the axial age)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时期,并选出了苏格拉底、释加牟尼、耶稣、孔子做为轴心时代最典型的代表,称之为“四大圣哲”,而孔子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总代表。
“孔子至今,已逾两千五百年,此两千五百年来的中国人,代代相传,或多或少,都带有孔子的精神血统。愈接近孔子,将愈会成为中国人中一代表人。愈隔远看孔子,别人将会说他愈不像一中国人,甚至会说他不像是一人。”
钱穆《孔子与论语》岳麓书社,2020.11,P176
孔子的偶像是周公,周公虽未登王位,但却实际完成了西周一代和平统一的大业,孔子之志亦在于此。纵观孔子一生虽未在政治上得意,然其品德修养,超越了自古以来所有圣人。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远自上古神农氏,已历时两千五百年,乃有孔子出生至今又是两千五百年。孔子适居其中,总结尧舜时代到春秋中后期的中国文化、制度、思维,并通过创立儒家学派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使春秋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不至于被淡忘,其贡献之大,亘古未有。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倪培云认为“他的学说创造性改造和重塑了传统,并且他对传统中有价值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他使周朝早期文明和礼仪传统中的人道主义合理化,同时将两者推向一个新的重要高度,并卓有成效地传承给他的追随者时,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倪培云《孔子:人能弘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1 第11页)
更重要的是,在孔子之前,圣人皆是政治上的最高位者,如尧、舜、禹、文、武,孔子则“身不占政治上之最高地位,而实居人品中之最高阶层”(钱穆《孔子与论语》岳麓书社,2020.11,第43页),他所建立的是世俗的哲学,以此生为基础,不诉诸神明,在世俗中提代了一种可被为称为抵达“神圣”的方法,所以朱熹才会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宰我才会说“夫子贤于尧舜远矣”,美国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Herbert Fingarette)才会将自己的书定名为《孔子-即凡而圣》(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莫不与孔子有关。回望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早已成为历史的注脚,印度和古埃及的文化在被不断征服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尽管希腊拥有古代辉煌却缺失了中华文明中可见的那种代代传承的经典经及注经的厚度。而且,中国的此种传承直到今天都不曾间断,虽历经苦难却绵延至今,其疆土之广阔,人口之繁盛,无与伦比。
孔子之功大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