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这一句话有两大疑问:第一,衮衣是什么样的衣?第二,“我”见“子”,是“我”衮衣绣裳,还是“子”衮衣绣裳?
《毛诗传》说:“衮,卷龙也。”——衮衣,卷龙衣。“卷龙”是什么?
《说文解字》说“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卷龙是下衣上的一种纹饰,绣在下衣上。下衣的每一幅上绣一条龙蜷曲向上。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这样注解的(大意):
《周禮•春官•司服》里说:“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王的吉服……祭祀先王时就着“衮冕”。)东汉郑众(字师云)说:“衮,卷龙衣也。”《豳风•九罭》里的“衮衣绣裳”,《毛诗传》也说:“衮衣,卷龙衣也。”
卷龙的意思是龙蜷曲着。
《礼记》里“衮衣”都用“卷”字代替。例如:
《礼记•王制》里说:“三公一命卷,若有加赐也,不过九命。”(三公乃八命官,加一命则与王后一样,而着“衮冕”,所以说“一命卷”。)
郑玄在注解其中的“卷”时说:“卷”,是通俗的读法,原本应读为“衮”。可能“衮”与“卷”古音相同,所以把“卷”假借为“衮”。
“幅一龙”是说每幅一龙。大凡裳(下裙)的形式是前三幅、后四幅,因此要绣龙七条。
“蟠阿”,蜷曲的样子。“上向”,意思是指升龙。
按照《说文解字》及《说文解字注》:衮衣就是卷龙衣,就是绣卷龙纹于裳(下裙)上。许慎说是天子穿的,郑玄说王或三公都可能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