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合作不错的班主任,有一天微信问我“高中有机化学需要多少节课讲完?”
我回答“选修5看学生的成绩水平,如果接受能力强,12次课能讲完,如果接受能力差,20-30次课能讲完。”
然后这个班主任就给我介绍了一下学生的情况:一个在无锡读过书,准备在新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高中化学有一本书没学,希望找到老师来讲一下新课。
8月24日上了第一节课,我是按照新课,但是也考虑到高三学生要进行一轮复习了,想着尽快给他讲完,就一节课讲了一小节的内容。
晚上收到班主任的反馈,说“学生觉得我讲的太快了,让我再讲的慢一些。”
一个高三生,别人都开始一轮复习了,还不愿意天天上课,隔天上,又觉得讲的快。
第二次和第三次课,我就尽量讲的慢,每个知识点都会问一下学生有没有听懂。内心却是为这样的进度感到着急的。
没想到三次课后,家长问“有机化学还需要多少个课时能上完?我们的课不多了。”
我在群里回答“理想情况还需要18次课上完。”
结果家长那边就特别事儿的给班主任说“本来说二十课时能完,结果现在还得18课时。”
原来就是说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好的学生12次课能上完,接受差的学生20-30都有可能,现在才上了3次课,如果按照理想进度也就3+18=21次课。这家长却像炸了一样,嚷嚷着要换老师。
当时我就告诉班主任,换老师呗。
这样的家长和学生还真是伺候不起,学习不问效果,不管接受的如何。只说我们的课时不多了,家长让尽快上完,学生说老师慢点儿。家长是不愿意多花一分钱,学生想的是你给我包会。作为一个高三生,自己不愿意多花时间学,还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在老师身上。别说20次课,我4次课可以讲完一本书,我讲完,学生能吸收完吗?
这个世上他不缺老师,我也不缺学生,只有尊重教育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尊重知识的学生,否则,就是家长浪费金钱,学生浪费时间,我浪费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