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力批判:
1,
熊彼特说扼杀企业家,就是扼杀增长。计划经济常常是指令型的,组织生产的管理者,往往是一群执行命令的工具人。
熊彼特认为,无论是新需求的发现与创造,或是分工规模的扩大,亦或是最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其实都是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精神与才能的结果。
创造市场繁荣的,就是亨利·福特、比尔· 盖茨、乔布斯、马斯克等优秀企业家。
熊彼特将企业家视为经济增长的国王。
张维迎说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的灵魂。
计划体制限制了企业家精神,消灭了企业家发挥才能的机会。
他们不能从利润中获取额外的收益,所以没有动力、也不被允许承担风险去创新。
即便有人捕捉到市场的新需求,也必然会永远错过满足该需求的机会。
比如过时的通讯工具,通常都是一文不值的。
因此,熊彼特说计划国度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创新和增长也就无从谈起。
而长期的匮乏和落后,必然导致社会崩溃。
2,
米塞斯认为私有产权至关重要——没有私有产权,就没有自由市场,也就没有价格市场。没有价格制度,也就不能进行经济计算。
价格反映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度,以及产品的稀缺性和可靠性。
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估算一笔买卖时,只能凭借“由竞争产生的真实价格”作出决策。
计划经济中,国家垄断了生产资料,消灭了自愿交易和自由竞争。
于是价格被扭曲,失去其尺度功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失去了唯一的参考。
于是,生产者为了虚假的需求做无用功,消费者花高价也买不到合适的商品。
整个经济体必然因为严重的浪费和短缺走向衰亡。
苏联兴建了很多大型工程,但百姓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米塞斯甚至说如果在撒哈拉沙漠里实行计划经济,连沙子都会短缺。
3,
哈耶克则从知识论的角度,否定了这种统筹安排的可行性。
哈耶克认为:
人对世界的判断是主观的;
人类理性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巨大的。
因此在任何社会,知识都是分散的。
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只是全部知识的一小部分。
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掌握市场运转所需的知识。
波普尔也指出:知识是人类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无论是经济生产还是科学发现,都高度依赖个人的知识、偶然的灵感。
权力总是假装自己掌握了全社会的知识,对社会生活实行强制的统筹安排,这就像“一群算命先生,消灭了市场个体运用知识的机会”。
哈耶克说计划经济是一种理性的僭越、致命的自负,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崩溃、道德沦丧、真理消亡。
4,
布坎南说官僚也是人,不是天使。
在计划经济中,发布具体指令的是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委员会。
很多人下意识认为,这些追求人类远大理想的机构、非盈利组织中的人,一定是高瞻远瞩、大公无私、全知全能的,所以他们就是正确的。
布坎南却指出:人类所有的公共部门,都是由一个个具体人构成的,这些人和日常追求利益的普通人,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官僚或许不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他们会追求领导肯定、升职加薪或者选票数量,并不一定真正关心大众福祉。
此外,计划经济的支持者常常以市场会失灵等借口,否定自由市场,主张赋予管理者无限的权力。
布坎南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官僚也是人,不是天使。
相比犯错就破产的企业家,计划官僚的错误更难暴露更难纠正,导致其错误不断蔓延。
因此,计划官僚的权力越大,对整体局势的关心就越小,作恶的能量却更大。
越是在财富清零、前景迷茫的时代,越需要警惕计划经济的诸多谬论。
越是在个人创造被压制、企业家精神被遮蔽的社会,越应该对市场的逻辑充满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