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最早出自元朝郑廷玉《楚昭公》里的一句话:抵多少不是冤家不聚头,今日在杀场上面争驰骤。这里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讲的是如果上辈子没有仇恨的,那么这辈子也不是相见,这辈子相见也是为了和上辈子来做个了断!
《红楼梦》中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讲的是前世两人是有姻缘聚会的,所以下辈子才会有交集,和上面讲的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因为上辈子有了一些不解之缘,所以这辈子才会又相遇,只不过这里说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的缘分了。
很多文学作品中最终聚头的多以冤家的形式开始,而以一见钟情开始的多数以分道扬镳告终。
点解呢?
冤家,不招人待见,见一次厌一次,所以心理预期非常低,但凡以后做出一点点好事都大大的加分项。虽是冤家的身份,但他不会只有缺点没有优点,所以,只要见面的机会多了,优点暴露的机会就更多了,分数越加越高,直至心理的形象重新定位。再加上日久生情,感情曲线螺旋上升,结果就很可能成就一对爱情了。这种感情知根知底,而不是只看闪光点,所以相对一见钟情式,冤家的爱情会更稳定更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