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讲过一段话,大意是说,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二是人和他人的关系,三是人和自己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里,人和自然最容易,因为相对于人的复杂多变,自然是相对恒定的。人和他人的关系就要麻烦一些,最难的就是人和自己相处。因为人不具备天然认识自己的能力。要想认识自己,得靠后天的不断修炼,得拿自己去和外界一个人、物和事进行碰撞,反弹回来的就是自己的样子,如果一个人一直把自己囚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空间里,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认清自己的。
实践出真知。人只有独自面对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面对一件件错综复杂的事,面对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物,才能根据自己临阵的反应,来逐渐认清自己。《半山文集》里说,人通过与另一个人的相处,开始懂得去审视自己,得到强烈地想改变自己的欲望,还能学到一些具体的方法,这已经是足够好的善缘了,接下来的一切却只有两个字:自渡。这世上从不缺少善缘,最缺的是自渡。
但是人的思维大概在十五六岁或者十七八岁就定型了。以后就是筛选信息,符合自己期待的留着,不符合自己欲求的自然屏蔽,连求证都懒得去做。在学术上这叫“功能性文盲”,意思是指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思维认知固定,无论他看了多少书,行了多少路,都是在找自己以往固化的认同,很难再接受新的文明信息。一言以蔽之,人就是不断在挑选,寻找一处合适的安宁来存放躁动的自己。
人大概从一懂事起就开始不停地干这件事——自渡。比如经常会思考一些高深的哲学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去”“我能干什么”“活着的意义”等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三个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这些问题正好对应了我们常说的“三观”: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世界观,对人自身的道德伦理实践活动的思考和选择——价值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人的信仰的现实意义和理想价值——人生观。
三观归结在一起,世俗一点讲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人品来外化,其形成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里,慢慢渗透、浸染、提炼、归纳、提升,但是其表现又是在瞬间完成的。一个人、一件事足可以试出人的品行来。人和人思想的距离,大于生与死的距离。思想来源于观察和思考,来源于比较和选择。
我以为最好的认清自己的方式,除了上述几个方法以外,还可以尝试与自己对话、交流,即敞开心扉,认真去独处。因为人一辈子独处的时间将会远远超过和别人在一起的时间。独处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生活技能,独处的质量,几乎就是人生的质量。人之所以独处,是为了内在的整合,独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读懂自己有时候比表达自己更重要。尼采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而且孤独并不寂寞,它是饱满且自由的,当一个人认清了自己,他就不会厌烦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