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哲学这个名词,再到断断续续的道听途说,使得哲学成了一门神秘莫测的学问。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呢?今天,就让我们拨开迷雾看到一点哲学的身影。
关于哲学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从定义上看,她似乎并不神秘啊。事实上,她真的没有我们幻想的那么神秘。
至于很标准的定义上面已经说了。但我们可以狭义地(或者说方便地)把哲学理解为我们所熟知的东西——世界观。至于世界观是什么呢?没错,这里的世界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观中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注意这个修饰词“整个”。它说明哲学并不是研究解答某一具体事物的问题,而是主要研究解答整个世界的问题。
哲学就是世界观。我们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难道哲学也有很多种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当我们将各种世界观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别。她们分别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世界观(还有一种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左右摇摆的骑墙派哲学,即所谓二元论的哲学。其不被认可为另一类哲学,因为其本质上为唯心论或唯物论,只不过二者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
在说这两种世界观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哲学是如何定义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的。在哲学上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精神、意识等“主观的东西”,一类是外界物质或“客观的东西”。知道了这些概念,我们就可以解释什么是唯心论,什么是唯物论了。所谓唯心论:主观、精神是世界上最高的唯一的东西,世界上不存在客观、物质或者说把客观物质当做附属的产品,这种认识和看法,在哲学上就叫做唯心论。唯心论认为世界上精神、主观是决定一切的最高力量。所谓的物质、客观是我们的主观创造(或是无所不能的神创造)。换句话说物质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或是无所不能的神创造)。 所谓唯物论:承认物质有独立的存在和自己的规律。物质是第一位的东西,精神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这种认识和看法,在哲学上就叫做唯物论。唯物论认为客观的世界是不依赖人的主观、精神、意志为转移的。在外界独立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物质的世界,绝不是主观的幻影。客观、物质的变化、发展,都是他自己的本身的性质,而和主观的、精神的没一点关系。并且认为主观、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而只是从客观、物质中产生出来的,是第二位的东西。
对哲学的两大类别有了大概地认识之后,让我们更加详细的认识他们吧!
在哲学界,唯心论又被分为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
主观唯心论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如果我和我的感觉、思想、意志等消灭了,世界也就没有了。明朝的王阳明有一句话有主观唯心论的影子。他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他用花作比喻,认为只有当我们看见花的时候,花才存在;你不看它的时候,花其实是不存在的。用我的话说就是:花只存在于你的意识中,并不是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你认为花在客观世界里存在是因为别人告诉你花在客观世界中存在,而你其实是被骗了,花根本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如果你的意识消失了(比如你挂了),花也就消失了(注意是意识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的想法)。
客观唯心论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无所不能的上帝”的感觉、思想的活动。上帝创造一切,控制一切。用我的话说就是一切早已成定数,我们以为一切都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其实我们只不过是顺着定数在往前走罢了,只是我们不自知罢了。大家所相信的缘分天定、命由天定就有客观唯心论的成分。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唯物论吧!其实唯物论也有两大派别。它们分别是机械论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 在上面我们定义了唯物论。在唯物论中我们提到了世界是物质的。在我们的常规认识中物质是僵死的,比如石头。但在唯物论中默认地认为物质是自己变化活动的。事实上石头也是变化的,比如被风化,只不过这种变化很缓慢,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表面上一下子看不出来罢了。世界既然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变化的,所以这成为了唯物论必然要研究的问题。而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差别就在物质的变化这点上。
机械唯物论认为一切物质变化只有位置和数量的两种变化。在机械唯物论的认识中,世界上不会有新的东西存在,如果你看到新的东西,那证明你看错了。你所认为的新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机械力(比如引力)的关系使原来隐藏在什么地方的东西显露了出来,或者是原来分散的东西突然集中起来。我们以为以前没有这个东西,只是因为以前隐藏着或分散了,我们注意不到的缘故。俗话中说的“化整为零或化零为整”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说了这么多的错误的理论(至于他们错哪了,强烈推荐阅读哲学入门读物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终于要说正确的理论了——辩证唯物论。
机械唯物论认为一切物质变化只有位置和数量的两种变化,即把物质变化看的太简单了。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是依照它本身的规律而发展变化并互相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物质内部和物质相互间发生关系和作用,就形成世界一切事物千变万化运动发展的现象。可以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论。当然因为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有一些唯心论的成分也可能走进我们的世界观中。比如有人相信所谓“神”的鬼话。
至于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等的简单认识,再次推荐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本书读懂之后,我认为你对世界的认识必定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