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正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一个朋友发来微信消息,说她买了一套儿童读物,还附上了这套书的推荐链接。
我点开一看,好巧啊,刚好我今天也看到这个推荐了,当时还想着是否要买两本来看看,如果儿子喜欢看,再买全套,一套是两百多元。因为之前买过的书中,有些我觉得好看,但是儿子并不喜欢。
我有些纳闷,她为什么要告诉我呢?虽然以前她要我推荐好看的书给她,但是最近我并没有向她推荐啊!
于是我傻傻地回了句“好看的话跟我说一声”,她立马回复了“what?这不是你推荐的吗”,还附上了图片作为“证据”。我一看,原来是我看完那篇童书推荐后,点了右下角的“好看”。而她又恰好使用了微信新功能“看一看”,就看到了我浏览过的文章。
我有点哭笑不得,当时确实是被编辑的推荐吸引了,才点了“好看”。但实际上我并没有看过这套书,自认为没有发言权。而她竟然如此相信我的眼光,这让我心生愧疚,但愿那套书不会辜负她这份信任。
我认真看了她发来的图片,她朋友圈中别人点了“好看”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些标题党八卦类文章,只有我似乎比较靠谱,每天看些教育类图书类的文章,可能这些让当了妈妈的她产生了许多共鸣,增加了对我的信任。
看来,以后点“好看”不能随意,得谨慎一些了。记得几年前大部分人都用QQ时,每发一个动态,下面的评论留言和赞,只要是通讯录上有的人都能看到。
后来流行用微信,朋友圈下面的评论和赞,不是双方好友的人就看不到了,说是这样可以保护隐私。现在这个“看一看”功能,好像是官方故意设置的一层窗户纸,惹得原本不想探听别人隐私的人,突然生出了好奇心,想偷瞄一下别人都在看些什么。但能窥探到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只能看到别人点过“好看”的内容。
这个功能到底好不好?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