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43401/59a0ae2e41b58f99.gif)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触,想去做一件事,或提前列定好的计划,总是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一拖再拖,迟迟不付诸行动。等明天吧,等过过吧,等下次吧,最后的最后,以致捶胸顿足悔之不及,那些早该完成的事却还一件件耀武扬威的摆在那里。
如此,非但没体会到“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个什么概念,却处处埋怨“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
这跟理想跟现实有关系吗?让你花费大额人民币为代价了吗?让你舍弃大把时间废寝忘食了吗?让你非深厚背景而不能及了吗?都没有。只是简单的工作,日常的任务,该办的事而已。其实那是懒惰在作怪,拖延在使坏。
拖延是个什么鬼?拖延是你心中的绊脚石,它无时不刻在左右你牵制着你。
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人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严重的会患上拖延症。会对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一说到“症”字,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不就是慢性子干什么事不着急嘛,至于说是心理疾病吗?说言过其实也对,不过,看你拖延到哪种程度。明知完不成任务会影响工作,但依旧我行我素,拖延上来不管不顾。那就要说说,到底是你懒,还是有着不端正的态度。
就说我吧,忙碌之时,还能强迫自己坐下来写点东西,好似跟时间赛跑生命不容挥霍才能找到所谓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可闲下来了,时间整把的是,却一个字也不想写。
春节前对身边有些人所为,满脑子义愤填膺文思泉涌,信誓旦旦非要写出几则长篇大论,不说针砭时弊,起码直抒胸臆,好歹也能上个简书首页。从拟题到开头到结尾,包括列举的事例总结性的言论全部脑子里过了一遍。《姑娘,多干点儿没亏吃》、《大家对你让步,并不是因为你对》、《你只看到了他风光的一面》、《微信朋友圈里的你是谁》。
其实只需坐下来用手机或电脑轻敲文字即可。可就是拖延,什么没时间没心情没精力纯属是给自我懒惰找寻的堂而皇之的借口。结果呢,想说的话忘了,当时的激动劲过了,最后只留下一个疑问:我有拖延症吧?
那拖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徘徊中,犹豫中,玩手机中。总说是放下手机,可最终还是机不离手。无休止的刷屏,微信群天南地北的聊天,抢个红包考验价值观,时间很快就刷刷刷过去了。该看的书该做的事一件都没干。想想除了眼睛酸疼,白白浪费时间,什么也没有。
有人却说,那是“脚步太快了,是在停下来等一等灵魂。”而如今凡事拖延,行动滞后,倒真的是灵魂已经跑到了大前面,脚步该快快追上才为和谐有道。
都说要慢生活,凡事不急,让自己闲下来,闲才是心灵的呼吸。领导交办的事,等要开会的材料,一催再催,你老人家却不忙不慌,浑然忘我对镜自赏的“闲”。那心理沉稳劲,让人不得不佩服你岿然不动的定力。可这是慢生活的表现吗?
这是一种病,必须自我改正。
休怪他人别出心裁另有新意,思维快节奏快,那是自己有着拖延的毛病。凡之种种能不干的不干,能晚干的不早干,不到万不得已的不去干。
试问,你是愿意做那个跑在前面悠然向后看的人,还是甘愿做那个永远跟在他人屁股后面费力向前追的人?
其实,快速顺畅的完成任务,才是为了更好的放松休闲。
如今,有的单位创建了微信平台,要求当天工作上照上平台,日清日结。对于那些资深拖延的人来说,无疑一个外力鞭策。
可关键还要看自己。
每天早上起来,把急等要办的公事私事自己的情趣爱好等等,脑子里列出个一二三,然后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件件做减法的去落实。带有任务性的自我要求完成工作,总会提高效率。提高效率中总会找到轻而易举却久违了的成就感和胜利感。
每晚睡前,回顾一天的工作生活,给自己做一总结评价。
慢慢你就会发现,不拖延不懒惰不欠账确是一种美德。别再让拖延,影响你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