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给儿子读绘本正好读到安徒生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记忆中当可怜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墙角划着火柴的时候我曾经忍不住心酸四起,五味杂成。可以说这是对我触动最大的童话。
又是一年圣诞夜,街上飘来诱人的烤肉香味,远远看去商场的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美。虽然身在圣诞狂欢的氛围中,我心里仍然会想起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170年前,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赤着双脚,哆哆嗦嗦在大街上走。“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
有谁,来买我的火柴?
你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深入人心的形象,却是化作了人间百态。
02
我出生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小山村。那里的人出门基本靠走,看门基本靠狗,沟通基本靠吼。这里的人都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有着贫困的原生家庭。
我最好的朋友小牛,12岁那年,他的姐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帮助父母资助他上学。小牛的姐姐被迫不能完成学业,在外面都成老姑娘了,又回到农村结婚,家里对她的自由恋爱没有过任何干涉,但中专毕业的姐夫已经是她的最高目标。
在那个落后的山村,小牛姐姐的结局已经好过许多姑娘。还有一大批姑娘的父母重男轻女,她们毕生在家干农活,最后只能嫁给农民,边生孩子,边干农活,从来没有真正的活出过自我。他们的节日里,没有包包,没有口红和化妆品,更没有狂欢。她们仿佛就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而我看到如同当年读童话一样无比心酸。
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03
后来上了大学后来到了大城市,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更多了。都在诉说着这个社会的阶层意识和贫富差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不时的不断出现。
去安徽天长参加同学婚礼是在一个冬天,老婆突然高烧,于是同学带着半夜去医院挂了急诊。在我们付款拿药的时候,看到一个大概六七十岁的流浪汉,衣着褴褛的在我们前面一块钱一块钱的数着要付的钱。我看到计费器上显示的是89。时间真的过了好久,收款的护士接过他的钱耐心的又数了一遍。他不停在咳嗽。我同学走上前去给了那个流浪汉200块钱,说去买点吃的吧。他不停的在说谢谢。他就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让我一阵阵莫名心酸。
一次路过扔垃圾的地方。一个老奶奶拿着一个蛇皮口袋,里面已经装了很多瓶子和硬纸了,堆起来比她人还高。她佝偻的身子,手里一个很粗的铁丝,在垃圾坑里挑着什么。外面站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衣服有点脏,连脸也有点脏。他兴高采烈地指着垃圾坑的另一边:“奶奶,奶奶,那儿有个瓶子!”过了一会,他奶奶回过头来,手里举着一个玩具车,看着小孩子:“幺儿!你看奶奶给你捡到一个玩具。”我就看着那个孩子跑过去,不嫌脏地把玩具车抱在怀里,特别开心。我心里一酸,喝了瓶子里的水,轻轻放进了她的口袋里。她看着我,笑了一下,很和蔼。可是我有点想哭。他们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让我莫名心酸。
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龙阳路85度C,我在那边排队帮老婆买蛋糕。这家店人特别多。有个穿着环卫工人衣服的老阿姨进来在那边看了又看。然后问了那个售卖的小女生这块蛋糕要卖20块钱吗?得到肯定答案后她走了出去。过来后又在橱窗前看了看。一直没有说要什么又走了。我回头看到她和一个男人在说话,那男的说今天是孙儿生日你不是答应要给她买好吃的蛋糕,都念叨好久了。20块就20买吧。阿姨还是有些不舍又朝里面走了进来看了一圈。正好轮到我买单了,我说帮我再拿两块一样的cheese蛋糕吧。我出门时候把两块蛋糕给了阿姨,我说阿姨我买多了吃不完又不给我退,看你也要买,你就别买了。拿着吧。阿姨不住的对我说谢谢。我其实心里特别难受。我想你们也是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吧,不然怎么令我如此一般的心酸。
Jenny 曾经问我你家乡怎样的。我说我们那里可能和变形记里面差不多吧。她不相信。有一次同事转发了一个卖惨推销红枣的微信,我看到里面那个孩子明亮的眼神,还有巨大的背篓背着柴火。我说我知道是营销,可是我还是买了一箱,因为那文章说每买一箱,孩子们就可以吃顿好点的午餐。我内心就如读童话一样柔软,我怕你们会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令人心酸。
04
每一个人出身底层、来到城市的我们都如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们除了体力,才情或智慧,我们却一无所有。他们不曾被人宠爱过,家族没有任何“有用”的人脉,面对巨大城市,除了自己,他们没有盟军。每一个夜晚,每一个城市的角落里,也许都会有这样的年轻人在痛哭。哭完之后,洗洗脸,明天还要照旧攥起拳头上路。因为无路可退。
前几年,有一篇文章是《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道出了一些人唾手可得的东西,有些人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奋斗了这么久,是为了今夜不当“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句话很励志,送给你。
愿你吃过的苦开出甜蜜的花,不用拼命,不用不安,不用不甘心,喝甜美的酒,看圣诞树那么大,那么美。愿今夜没有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