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精髓在于:如何分辨出轻重缓急与培养组织能力。
时间管理演变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利用备注、便签与备忘录,在忙碌的时间中提醒自己调配出时间与精力,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阶段,强调规划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在时间管理方面人们开始思考并潜意识中开始规划未来的重要性。不再是单纯的着眼于眼下事物。
第三阶段,也是现阶段最流行、讲究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锻、中、长期目标,再拆分,逐日设定实现各阶段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这个阶段可以让人有全局观,能够换个角度,从长远来看待问题,能够以终为始的去制订目标并拆分成可行性的步骤。一切强调效率。正如我们现在推行的OKR,有了效率,追求卓越。
但尝试后也会发现,过分强调效率,时间绷得紧,反而产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惊喜的机会。于是,常会让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紧绷拘束的时间管理法,恢复到前两阶段的做法。以来维护生活的品质。
现在,又有第四阶段的理论出现。与前三个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在根本上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管理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个人管理,从而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说到这,就需要好好谈下个人管理中的角色管理。未完待续…
啊军儿 己亥年农历三月十六 2019年4月21日 周日 22: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