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一代情圣,他生性多情却优柔寡断,分手后每次想起前任的种种,总会内疚万分。诸如当初没有好好对她,辜负了一个好姑娘,想到别人被抛弃后的寂然失落,想到姑娘之前总总的好云云。他就是这样,真实得可爱又可恨。如此的戏路,一再重复,似乎到了看破红尘、累觉不爱的地步,转眼却又炽烈地投入到下一段感情。失去了又会珍惜,欲将前缘再续又恐结果依旧。他总是在前任和现任间内心纠结。
02
说到选择结婚对象,他言必称父母。找一个对父母好的,这是基本条件。每当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后,他总会说起对父母的愧疚。父母是伟大而坚强的。从小对他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少年时,他终于成了一个问题孩子,旷课逃学、沉迷网络、离家出走、悲观厌世。母亲哭得死去活来,父亲心灰意冷,欲哭无泪。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片阴暗当中。但彼此又强装若无其事,心照不宣。像极了一群在后台排练着的演员,谁都不想拉开帷幕,生怕撞见了观众,被从这戏剧给拽出到现实来。尘归尘,土归土,想想红军二万五。10多年的醉生梦死,光阴逝去,他像是一个渐冻人苏醒过来一样。从此,悔不当初,对父母充满了愧疚之情,在心底告诉自己要好好善待父母。
看了以上,你可能觉得他懂得悔改、尚有良知,还不算混帐到哪里。可是你又错了,这哥们,典型的光说不练,想是真真切切地想了,但实事却一点没干。
说感情经历太多应该懂得珍惜、体谅吧,可他对于新交的女朋友,也是该辜负的辜负,该内疚的内疚。嘴里说着累了,只想找个安安分分的过,找到安安分分的了又觉得别人这不好,那不行,坚持不了多久,分了又觉得别人没有过错,自己好负心,于是又内疚。
说到孝顺父母吧,平均一年回不了家一次,电话一周打不了一个,电话里父亲问得多嫌烦,催下婚跟父母急,总之心理想着如何如何孝顺,落到实处的行动没一件。念及父母,又是除了内疚还是内疚。
总之,在他的情感主题里,就只有内疚。
人是情感的动物,脱离了情感,人将心无所依。那他的内疚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机制呢?我们从动力学角度来探讨。
内疚其实是一种惩罚,惩罚的是谁,当然是自己,谁在惩罚,是良心。良心从哪里来,当然是超我,超我又从哪里来?最早来自于父母。对于儿童,父母是最大的权威。离开了父母,就无法生存。摆在儿童面前的就一条路:顺从。不顺从会怎样?“你再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再这样,爸爸让警察把你抓走”,“再不听话,就不……”这些话想必耳熟能详吧。父母教给我们做人信条:不要打架,不要欺负人,不要去伤害人……这些构成了我们最原始的道德感。在此基础上,日常规范、传统美德、舆论导向、个人信条等都会扩充到我们的超我中去。但不管怎样,超我只有一个基本的功能:监督。执法的手段就是惩罚。
内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错了,我应该受到惩罚。小时候,我们做错了事,害怕父母惩罚,于是就提前认错,自己罚站,这样,父母念在态度良好的分上,反而会从轻发落。知道错了还是父母的好孩子。于是,我们潜意识一直沿袭着这一套路。在舆论指责之前就主动认错,并主动自我惩罚。这样良心就得以安宁,就能避免被划入“不是好人”的行列,其实之所以内疚的目的还是想证明自己是个“好人”。
可见,内疚只是儿童的手段,成人讲的责任和行动。错了就避免下次再犯,而不是一错再错,用内疚自我宽慰。小时候的儿童,常常用“妈妈,我错了”来博取同情,逃避惩罚。对于成人,超我(良心)是内在的父母。我们常常对良心说:我错了。这同样也是为了自我开脱,纵容自己。小时候,经常认错的儿童,总顽劣不改,成人中,经常认错的人同样如此。内疚成了他们的一种防御、一种工具、一种伎俩。所以,喜欢认错、容易内疚的人,未必是真诚之人,有时只是一种套路。
对于习惯内疚者,内疚对于他们有着巨大的生存意义。我容易内疚,这样显得我多么善良心慈,这占据的是道德的制高点。
我常常内疚,自我惩罚,至少我还有良知和廉耻,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反之,我内疚了,我认错了,如果还道德诘难,就显得你不大度了。最重要的是,我内疚了,心安理得,我不再需要用行动去证明什么了。
回到案例中的前者,内疚了,他就能心安理得,放下前任的羁绊,继续步入下一段感情中。对后者,怀着对父母的内疚之心,他就能心安理得地维持现状,心尽到了,其他的就是能力不够,自己有心无力, 这样根本不会良心不安。
所以,内疚对于内疚者最大的获益就是不用付出实际努力、不用承担现实责任,照样心安理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