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教育——读《教育何为》有感

为何教育——读《教育何为》有感

作者: 含芬 | 来源:发表于2021-02-09 23:49 被阅读0次

《教育何为》,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也是我尝尝思考,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可能是在教学一线的缘故,每当领导让反思,年终反思,或在教学工作中碰到那些为了分数,同事之间闹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想: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非常赞同尼采的“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这个观点。目前,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的盛行,许多网络语言代替了母语,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大部分人觉得学理科文科好,语言不被重视。据我所知,现在许多小学进行经典的研究,把阅读经典作为校本课程,想让学生通过经典阅读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点值得提倡。但现在只是泛泛的去读,怎样更好的传承,需要老师下一番功夫。

        还好!现在不但老师重视阅读,家长也越来越重视。知道了阅读经典的好处。知道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和写作手法都是 一流的,比市面上的校园小说、畅销书、漫画搞笑类书籍,语言的内涵要丰满得多的多。孩子们经常读优美的文字,再看到粗制滥造的文字时,会自动看不下去的,过滤掉的,当然这种语言的训练是需要老师的引领和培养的。 这也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要求,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教授学生正确读写方法,才能得以实现,而现在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还都停留在一份职业而已。

        尼采的少数人受教育,精英教育,我读的有点不太明白,往后读,才理解了尼采所谈的教育不是普通教育,也不是大众的普及教育,而是大学教育。 他指出大学教育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教育,特指精英教育。达不到要求的这一部分人,就要去进行一些职业技能教育,从事手工技术之类的工作,也有人需要进行思维等教育去进行文案策划编辑之类的工作,有的人则适合研究创造,从事更精深的职业,这就需要不同教育层级。这样的解释,好像也有道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有哪些学生不是为了文凭,为了谋生呢?且不说学生,就是学校的老师,教授,领导者,又有多少不是为了生计?社会的大环境在这里放着,向尼采这样的怪人,也确实不多。

相关文章

  • 为何教育——读《教育何为》有感

    《教育何为》,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也是我尝尝思考,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

  • 在路上

    教育无休无止,任何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都有属于自己那套教育理念,但我们很少在自身剖析自己。何为教育,为何教育。时...

  • 培训小记:何为教育?教育为何?

    最近总听见“研究”二字,一则来自于最近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总能以那份坚毅向世人证明那种不可替代的地位。今天偶然...

  • 2017-09-17

    读《教育的哲学基础》‘’导论‘’有感 —...

  • 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一、“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

  • 【共读】教育为本 攻心为上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文/刘嘉琪 拿到《爱心与教育》一书,感触...

  • 教育者幸福的根源

    教育者幸福的根源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振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最大的感触是——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真...

  • 教育从来不是制服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教育从来不是制服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文/小希(刘强) 《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不到200页,但是我读的却很慢,...

  • 万法皆空,万理皆通

    最近在研究新教育。 何为新教育?何为传统教育?何为现代教育? 教育对应的是文明时代。 中华五千年文明,说的是农耕文...

  • 童年期的“特殊教育”

    ——读《爱弥儿》有感 特殊教育:家长用引导性的话语教育孩子,而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教育——读《教育何为》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dh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