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听话或被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你经常用愤怒来应对吗?愤怒过后,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失控且令人恐惧,后悔不已。如果有,那么你的生气已经伤害到你或你周围的人,需要更好的方法抑制愤怒。
怎样处理生气才能利人利己呢?
学会识别愤怒标志
如果你能识别出自己何时开始感到生气,在爆发之前就能觉察到,并采取一些措施,能大大降低愤怒行为对他人(尤其是孩子)的伤害,越早发现越容易抑制。
常见的一些愤怒标识:
说话声音非常大,语速快
身体紧张,双腿抖动、无力
有争论感
过分挑剔
心跳加速
握拳或咬牙切齿,想打人
当发觉有上述迹象时,我通常把它看成一个警示信号,默声对自己说:“生气的火山快要迸发了,我需要再冷静一些,以使自己的行为不伤害到别人。”当说这些话的时候,实际上在给生气降温,也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思考理性的应对方式,有助减弱愤怒火焰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糟糕的影响。此策略适合愤怒还没爆发时的情景,类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抑制愤怒呢?
找到生气的根本原因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由想法引起的,找到引发我们生气的想法,揪出它的荒谬之处,能从根源上控制生气发作。如何找到原因?
生气后,我的做法是:首先把整个事件记录下来,然后问自己,想法的谬处在哪?下次怎么应对让自己不感到内疚自责?把答案写出来。最后,每天提醒自己把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写的次数多了,慢慢你会发现自己的惯性思维模式,这些错误想法长期深深地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毫无察觉地控制着我们的行为,一次又一次的在同样事情上重复发作。当你找出来的时候,对我们有害的东西已经减掉一半了,剩下就靠平时有意识的改正,弥补沟通不足。
记了两年生气日记,明显感到愤怒少了很多,生气不再是我的首选表达情绪,也开始尝试其他情绪表达方式。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对他人产生一种深深的理解,其次,我也养成一种反思习惯,处理困难也迅速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