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简直不能接受,嚓,那么丑?!
惊叹之余刚好刷微博发现华杉发了一条微博:
image才发现这个 LOGO 是华与华设计的,惊觉此事不简单,因为华与华的设计方法论是「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此前华杉为他自己的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设计封面也引发过吐槽,但华杉坚持不换,有自己的道理,而且还创造销量,还写了一篇文章解释——《包装设计让销量翻100倍 》
大家先看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设计封面:
image你以为华杉没有审美,不会选「好」封面吗?其实不然,你看以下几个封面:
169-3.002.jpeg华杉说他敢保证其余三个封面肯定不如第一个好。
华杉的其中一个解释是: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封面顶端的这道条幅,发挥着最关键的沟通作用,首先他让人读,如果不是拉条幅,写得很艺术,很不破坏性,而是装饰性的在封面某个地方,就不会有人读到。拉了条幅,读到的人又翻了十倍吧!我没计算过,但我知道远远不止十倍。很多世界名著,在作者生前只卖了500本,在作者死后卖了200万册,就是因为不会做封面。
我看过《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和《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与华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我坚信不疑,所以一看得到的 LOGO 原来是华与华设计的,无论是怎样都应该有他的道理,如果你现在不赞同,证明你还看不懂。
如果还理解不能,不妨从这个角度看:有 LOGO 总好过没有 LOGO, 「得到」这个名字有缺陷,不像品牌名,本身不具有传播力度了,而且解释成本很高,类似当年的百度「有啊」,个人以为「得到」名字不好的问题华杉可能跟罗振宇说过,但「得到」这个名字近年在得到团队的努力下已经传播开去了,已经成为品牌资产,所以就不便更改。
例如当初华与华在设计西贝莜面村的时候,也发现「莜」这个字大部分人不会读,实在难以传播,但又不能改,只能是制作了 「I love you」的辅助设计来帮助用户识别传播。
image得到的 LOGO 是猫头鹰,且不管猫头鹰代表什么智慧的象征,就看用动物来做 LOGO 这件事,我就无比赞同。用动物来设计公司 LOGO 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趋势,本身符合人类的正确认知。
因为动物是符合人类记忆生存效应,动物的形象早在远古时期已经刻画在人类的脑子中,人类基因代代相传,都能隐隐识别出动物的形象,而文字 LOGO(或者说文字) 是人类进化后期的产物,需要老师教,学过好几年才能学会,学习与识别成本就大很多。
所以,不要以为华与华设计出这么丑的一个 LOGO 就以为华与华很土,其实他们公司做出的很多事情本身符合科学认知规律,如果你关注华杉的微博(@华杉2009),你会发现他既熟读儒家经典,也熟读西方符号学、传播学、广告学、战争学等理论书籍。
image华与华的长处是将复杂的东西变得更简单,他的设计方案多不会跟你讲高大上的西方理论,他只会将西方的理论融会贯通,用简单直白的话说出来。
所以,华杉跟「得到」说:「你看你们换 LOGO 会不会把你们公司弄死?」,实在是自己知道得太多,实践案例也太多,解释成本太高,一句话说不出且说不完,迫不得已说出的话。
最后,不得不赞一下得到的执行能力,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半个月就通过且贯彻执行,讨论徒费时间,行动胜于争辩,不如快刀斩乱麻,该做的都先做好,剩下的且待时间检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