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当中浸泡久了,觉得现实世界很虚伪,只有艺术世界才值得真正投入心思。
看起来冷漠和无动于衷,其实一旦受外界影响很深。宁愿选择读书和写作来平息内心的波澜,而不是直接找人倾诉。写日记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起码你的笔和纸不会嫌弃你太过于啰嗦,诉诸文字会有一种快感。不会因为外界而改变自己的内心。
假如成为一名导演,会提倡一种“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不会以市场为导向,即便票房很低,只要表达了那种真情实感,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创作都是如此。
自信是来自于底气、实力,真才实学,而不是外在别的什么东西。你的能力不是自说自话,你有一定实力,旁人必定赞不绝口,根本不用你说,别人自会替你说。我从来没有数过自己到底读过多少本书,我读过的书,都会深深刻印在自己的点滴中,写作和思想当中。不会屈服于现实的压力,即便足够残酷。
要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很难。只好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抗外在的残酷,任何的诉说和抱怨都无济于事,因为别人只是把它当成笑话来听。不会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反应。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的争夺与交换,全然没有其它。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当中,她说,悲观里也可以开出花来。悲观不是走向压抑,而是通透人性,走向救赎的一个过程。
起初喜欢张爱玲,是因为我和她身上有着太多共同之处,孤僻、不合群、落落寡合、过度敏感……就连家庭也有着不谋而合,于是读便她所有当然传记。她一生中所要寻找的,不是一位丈夫,而是精神上的父亲,这是她一生的悲剧和宿命。喜欢西方戏剧悲剧式的结尾,让你看透人性。《俄狄浦斯王》当中,俄狄浦斯一直逃呀逃,终究摆脱不了宿命,娶了自己的母亲。《霸王别姬》中说,人啊,各有各的命。
研究偏门学科,文艺理论、文学理论。看一些偏门的书籍,怀着对书籍本身的热爱看书,欣赏书的出版:装帧、勒口、封面……而不是目的性强,为了查资料。我本是书痴,不用刻意去喜欢读书写作,因为天生为写作而生,而不是演说家。
生活必须要有一个宣泄的渠道和突破口,否则便会走向崩溃。高中的时候,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写作是我的生命。现在依然如故,写作已经成为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窥视内心,获得灵魂上的皈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