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风·教育·传承
一问"三不懂"?收拾行囊游学去吧

一问"三不懂"?收拾行囊游学去吧

作者: 522369a6c699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07:54 被阅读224次

最近CCTV科教有个节目特火,叫《绿水青山看中国》,你会发现地理考100分的,做地图绘制工作的,专业的地理老师,竟然输给了一个爱行走爱玩的体育记者,看样子纸上谈兵不靠谱啊。结合最近的经历,我渐渐明白为什么要出去游学,为什么要多去经历。《根植徽州》有讲贵族从孩童时期开始行万里路,培养孩子农业水利,天文地理……多方面的认知,为了以后更好的从政或走向管理岗位打基础。再看下我们国家的领导,也都是全国各地多个岗位有过经历的,这道理在哪呢?

游学是去生活中,实践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样样在格物,能最基本让你开阔眼界,生活中我们在哪个地方有缺口,就可能在哪个地方栽跟头,交学费。前些天结识一位服装行业的姐姐,正如我们会以茶识人,她们也会和你聊旗袍,和你聊刺绣,和你聊当今最流行的款式,没听说过没见过,脱离生活可以吗?当你被别人断定了你不懂,那么,你能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就看对方是不是发慈悲了,主动权完全不在你。这就像在西递,跟着老师买毛笔的都乐了,物美价廉呀。对于平常人,买的没有卖的精,人家赚的就是"你不懂"。

除了涨涨基本的见识,很多的名人古迹,文化精华,百度上不会有,书本上不会有,就拿易经来说,如果不亲眼去看看泰山上的石刻,不去孔家看看三孔的风水设计,你就会说易经是迷信,但国家收门票钱是为了让我们看迷信又不合情理,所以这很矛盾,你会半信半疑,但是根上的东西又看不懂,所以文化自信无从建立,被负一级导游就可以忽悠走。我一个朋友信誓旦旦的说,台湾故宫的东西比北京故宫的的更有价值,我问为什么?她说台湾导游讲的。然而她还没有去过北京故宫。我们在徽州看到的土空调,看到房屋的防火设计,那可早于其他国家几千年,只有亲眼见了才会信。所以,三观的破与立建立在你能有理有据的信服,信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能从根上服气,不能从根上仰视我们自己的文化,随便一个美国人日本人台湾人就可以忽悠你,人家看上的就是"你不懂"。

触类旁通。前两天,我向5岁的载亨小朋友学习下围棋,真的很有意思,一切你看起来像是在玩的实际上都在开拓思维,这小朋友很有地盘意识,并且写写画画外出摄影都没落下。我想儒家教育提倡的"礼乐射御书数",原因正在于此吧,孔府里那个"诗书礼乐"的大牌匾也正是警醒后人教育要全面。我们所见到的榫卯结构的房屋,讲究的桥梁设计,在徽州看到的那么多楹联,无不是充满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有几个人懂?并非所有的游客去了都会反思,求解,甚至这样的地方又不是美景,所以逛了一圈出来很没意思,钱白花了,实际上是因为"你不懂"。

游学,正是从懂生活开始培养我们,眼界越开拓,经历越多,识人越多,才能慢慢培养我们懂规矩,懂行情,懂人情,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上才能如鱼得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问"三不懂"?收拾行囊游学去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fe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