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203714/64a0f5e4f7a806f5.jpg)
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有时候在做管理决策的时候会出现很纠结的情况。因为决策一旦生效就需要进行资源的投入,就会产生资源的消耗。决策正确大家皆大欢喜,都会觉得领导有水平,有眼光,有格局。但是万一要决断错了,各种质疑声又会铺天盖地而来,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很难应付这些质疑。例如一次和家人出去玩,在选择道路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错误,结果招致一路的埋怨,整个游玩的心情都没有了。可见一件小事的决策都是这样,更何况对于一件重要工作的决策呢?所以对于如何做决策,我们一定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决策模型。有些管理者担心,决策本来是一个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万一建立什么模型,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禁锢住了吗?对于这一点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可以引用《思考的快与慢》的观点,该书将思考的决定速度快慢的决定因素定义对事件的熟练程度。建立模型就是为了增加思考的熟练程度,以便于更快、更全面(减少思考不全面的风险)的思考。下面跟大家介绍一种决策思考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剑客一:万一失败,对于沉没成本是否可以接受
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在一种假设的条件下进行。这种假设是按照大概率进行的假设,例如我们做出明天要进行郊外团队建设的决策,是假设在天气正常,交通情况正常,每个人的情况正常的假设下进行的。这种情况是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我们应当考虑到如果这些假设情况不正常的情况下该怎么进行处理。但是决策的时候不会拥有太多的时间做这种思考,而且有时候即使做了这些思考也不能保证沉没成本不会发生。所以对于决策的第一个管理剑客是直接就考虑,如果事情失败,沉没成本我是否可以承受?
对于沉没成本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看到两种人,一种是在失败以后毫不气馁继续奋斗的人,一种是失败以后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的人。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就是因为做决策之前没有对沉没成本有一个认真的考虑,导致事情失败以后才对沉没成本进行评估可是为时已晚。对于沉没成本的考虑不能狭义的进行理解为物质,例如我有一百万那么我的沉没成本的承受能力就是一百万或是八十万。对于沉没成本的考虑要从物质上和思想上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因为这个世界总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冒多大的风险就可能有多大的收益。这种想法衍生出杠杆的原理,在我看好某项机会的时候,本来手里只有一元钱,但是我加两倍的杠杆借两元进行投入,做这个决策需要我考虑的沉没成本就是如果三元都没了,我是否可以承受。如果我觉得自己可以承受就可以做这个决策。相应的在进行工作分配的时候,对某一个人进行授权决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要是这样做的沉没成本。
综上所述,做决策首先要考虑沉没成本。
剑客二:我要做这件事情,需要放弃那些机会成本
中国在古代总结的经验中既有得陇望蜀、也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工作实践中也是这样各种机会使我们很难进行决策,因为万一做了这个决策,就要放弃那边很多的机会。例如在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选择工作的时候,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选择安逸轻松的工作,就要过枯燥乏味的生活。选择挑战性,收益高的工作,就要忍受生活的种种不便。真正的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真是不好找。那么有没有可能一半一半呢?一边在大公司工作,一边自己创业。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守株待兔,兔子没守到,田里的庄稼也荒废了。所以善于决策的人这时候都要问自己:为了做这件事情,我可能要放弃那些机会,这样的放弃是否值得?
现在管理上面比较流行的是敏捷管理,在敏捷管理创始人的《敏捷的革命》一书中,他就提出了每次只做一件事情的敏捷原理。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风险。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原理就是向福特的汽车流水线学习,例如我需要将二十篇文章编写成ppt,那么我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进行,先划出重点,制作ppt、ppt美化。另一种做法是先将所有的文章都读一遍统一划重点,第二步是统一制作ppt,第三部是统一美化。很显然第二种做法就是所说的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这时候我放弃了做成一页ppt的阶段成就感,而追求整个事情完成的成就感。对于机会的而放弃也不能狭义的理解成做与不做这样的对立关系,我们的做法是分成不同等级去做,而不是完完全全去放弃。
综上所述,做决策要选择机会成本。
剑客三:我做的决策有哪些边界成本。
边界成本我们可能接触的比较小,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什么是边界成本,例如我很辛苦的挖了一口井,可能开始的时候我的沉没成本很高,我不能长时间的喝茶,不能长时间的和人聊天。我也通过条件成本选择将这些事情放弃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挖井这件事情有一个边界成本,挖好了经以后我不必在到远方取水,直接在院子里就能够进行了。而且是以后的所有时间。现在一些人也是,看着今天他们下班以后拼命的学习其实也是在追求边界成本,因为学成以后带来的收益会很大,自己的身价也会水涨船高。所以才在现在忍受各种痛苦,所以决策的第三个剑客就是问自己这样做的边界成本是什么?
考虑到了边界成本以后,一个人其实就是具有了战略眼光,这时候做的决策也会具有战略性质。例如在阿里巴巴建立之初,马云做出的服务中小商户的决策其实也是考虑到了边界成本,所以才能那么坚定的执行,即使受到了很多的反对与质疑。一个管理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到了决策的边界成本,那么他做完这个决策以后就能够坚定的执行,不惧怕质疑和反对。
综上所述,做决策要充分考虑机会成本。
实践总结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承受失败带来的沉没成本,能够考虑到边际成本,并根据边际成本放弃一些机会成本,不但能够很快做出正确决策,而且能够坚定的执行我们的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