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太长了。并且感觉不会批注了。
可是强迫症患者因为开始批注这本书,不批注完其他章节又觉得很不舒服。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
批注: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他被称为雅典城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明了自己。
从事一项职业便是生活吗?显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以为如此。我们的职业可以使我们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忙碌;然而,我们所制造出来且使我们如此着迷的种种东西,却正好引起了毁灭与不幸。
批注:
拥有一份职业,便拥有了所谓大多数正常人的生活,它看起来忙碌又美好。但,职业不是全部,如果我们着迷或者只接受这一种常规的生活方式,只会让我们显得狭隘。
由于我们不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所以便紧紧抓住能力和效率——它们也就变得如此地重要了。然而。“整体”无法经由“部分”来了解;它只能借着行动和经验来了解。
批注:
教育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或者能力的发展。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的完整到底是什么?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要的所有养料吗?如果教育只提供“部分”,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理解“完整”的内涵。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到底可以怎样行动以获取经验呢?
如果我着手于直接了解个人,而不要通过我们所设想的“他应该如何”的幕布来看他的话,那么我们关切的便是“现在存在的事物”了。这时,我们便不再想要改变个人。我们关心的只是帮助他了解他自己,而没有私人的企图或利害关系。
批注:
不太懂。教育先要关注人?不去想他应该如何而是去关注他是谁?
理想在教育中并不重要,因为理想妨碍了对“现在”的了解。
批注:
作者说,追逐理想,是想要逃避现在的欲望,是一种怠惰。难道理想只有这一个消极意义吗?理想是否能激发本体的潜能和积极性呢?或许,他所讨论的理想并非是我们所指的理想?
政府需要的是有效率的专家而非“人”,因为“人”对政府使用威胁——对于组织化的宗教,“人”也是个危险。
孩子是“过去”和“现在”两者的产物,因此他已经受到了限制。
造成无止境的冲突和悲哀的,乃是完成自我的渴望。
批注:
那么便不应该完成和寻找自我吗?
纪律的危险之一,是制度变得比制度下的人来得更重要。
批注:
每天在校园里感受到纪律,却并没有发现纪律到底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