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风驿站
蒲松龄,咱硬气点!

蒲松龄,咱硬气点!

作者: 竹林外 | 来源:发表于2024-11-09 10:53 被阅读0次

莫言说,他的诺贝尔获奖小说《生死疲劳》,是对他的致敬之作。

鲁迅说,他的文章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天籁”,天然之性,熠熠生辉。

老舍说他,“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郭沫若说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个人就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作者。

提起“聊斋”,那可有话说了。

想当年,吓得哆哆嗦嗦蒙在被子里偷看“聊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熟悉不?这句歌词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话说,这么火的一部小说,那作者当年是不是老风光了?

很可惜,没有。

当年的世道,别说写鬼狐故事,就是提提也是有伤大雅的事。

蒲松龄写鬼故事,在别人看来基本属于不务正业,不走正路。

可是,真正的经典往往是超越时代的,只有超越时代的格局和眼光才能识别出真正的宝物。

所以,总结下来,蒲松龄这辈子不但不风光,活得还让人有点心疼。

“天意弄人”这四个字,在他身上算是得到了完美演绎。

01

蒲松龄是明末清初山东人,莫言的老乡。

出生的时候是大明崇祯十三年(1640),去世的时候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

从明到清,可谓乱世。

蒲松龄是家里的第三个儿子,蒲父体验到世道的混乱,不求儿子光耀门楣,只希望他健康长寿,故取名松龄。

蒲松龄出生那天,发生的一件事让蒲老爷心里有点犯嘀咕。

蒲松龄的母亲生他时,有些难产,折腾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动静。

疲惫的蒲父在外面守着,打了一个盹儿的功夫,就做了一个梦。

梦见家里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僧人,胸口还贴着一块膏药,这僧人径直就往产房里走,蒲父赶紧上前去拦,可是这个人像影子一样,拦也拦不住,蒲父一着急惊醒了。

就在这时,蒲松龄降生了。

他老爷高兴极了,母子平安。

抱起孩子一看,不禁愣住了,孩子胸口有一块胎记,和梦里僧人胸前的膏药一个形状。

蒲老爷心里不太痛快,在古代,病僧和穷儒是标准对仗,莫非孩子这辈子就是一个……

不过,蒲松龄之后的表现让父亲消除了疑窦。

蒲松龄自小聪慧过人,过目即解,天天疯玩,照样考试第一,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除了学习高考必考的《四书五经》之外,还特别喜欢看《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

这些书在现在属于经典必读书目,可是在古代,读这些书就跟玩电子游戏一样,让家长谈之色变。

即便是大杂烩般的读书学习,蒲松龄的战绩也是相当辣眼。

县试第一名,府试第一名,院试第一名。

明清时的科举制度是一级一级的,县试、府试、院试叫童生试,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升初、中考、高考。

考上之后,再进行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过,就是举人,会试考过叫贡士,殿试考过叫进士,头三名便是皇帝选的状元、榜眼、探花。

童生试考过之后是秀才。

我们可别小看了秀才,秀才在当时的录取率是很低的,也就5%左右,考上秀才就相当于考上了985、211一样的大学。

19岁的蒲松龄,三次童生试第一,成为秀才的榜首,足以让他和家人有足了面子。

不过,他这次考第一,除了确实有才之外,也有幸运的成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贵人。

02

蒲松龄这次高考作文的阅读材料出自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

要求按照所给材料发表议论,作文题目叫《早起》。

我们都高考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定是:

不要骨骼清奇,不要针砭时弊,要符合美好的价值观……

然而,蒲松龄兴致一来,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了。

别人都是《四书五经》说一顿,八股格式套一套,文以载道,伟大光正。

他呢?上来就是小说写作经典范本。

第一句——“今天妻子早起,是为了要跟踪她老公”。

谁看了这第一句,能抑制住自己八卦的好奇心。

不得不说,经典阅读确实没白看。

然后紧紧围绕题目制造悬念,推进剧情,再加之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展开想象,一波三折,虐人虐心,最后意味深长,引人警示,收尾点题。

这一篇下来,妙趣横生,行云流水。

高考议论文生生让他写成了短篇小说。

这骨骼清奇的套路直接给判卷老师干蒙了。

写得好是好,但是,此前并无先例,该如何是好?

就说他这次幸运呢!

这次的主考官是一个有眼光、有格局、又有趣的人。

这个人叫施闰章。

不同于老学究型主考官,他博学多识,极具才情。

一看蒲松龄的文章,不禁大呼妙哉!

赞叹他说,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虽是时文,却毫无板滞之感,此乃奇人啊!

大笔一挥,满分作文!

施闰章是蒲松龄人生中第一个懂得他才华和价值的人。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命运似乎就想把他按到生活的最低谷,让他体验名落孙山,体验世态炎凉,体验一切的不美好,然后积蓄所有的能量,只为一部惊世骇俗之作——《聊斋志异》。

03

蒲松龄这辈子主要围绕着两件事。

一件是参加科举考试,一件是写鬼故事。

而这两件事,别人一提起来,他都很羞愧。

参加考试,那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战到最后,都快和孙子一起进考场了。

写鬼故事呢?更是有人问起,他总是涨得满脸通红,好像干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这一点上,我不得不说,他跟徐霞客可差远了。

徐霞客作为一个资深驴友,那真是光明正大地爱我所爱,行我所行。

什么仕途,什么功名,哪里有自己开心重要,那人生真的活得太精彩了。

蒲松龄心里的热爱不比徐霞客少,只是还不能抛不开世俗的眼光。

也不怪他,人生最难的不就是做自己吗!

他书房里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真想说,老天其实没负你,你要是多活五十年就知道了。

这么一看,终身成长的思维好像都短了点,把自己放到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去冲浪吧!

04

屡战屡败的蒲松龄,也不能总在家考试,三十多岁的时候,为了生计,就去南方给一个好友做幕僚。

这个好友叫孙蕙。

说起孙蕙这个人,我还真得说两句。

蒲松龄开始去帮他的时候,孙蕙特别正直善良,为了老百姓不惜得罪上面的长官。

蒲松龄也特别敬重他。

但是因为他老顶撞长官,所以仕途特别不顺利。

蒲松龄在他那干了两年之后,为了照顾家里,也为了专心准备考试,就辞职了。

分开的四年之间,孙蕙的运气好到爆棚,一路高升。

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他居然变了。

骄奢傲慢,不管百姓,他的亲戚借着他的势力鱼肉乡里。

真不知道是升了官这样的,还是这样了才升了官。

蒲松龄虽然总有点内耗,但是在大是大非前面,还是硬气的。

他义愤填膺地给孙蕙写了封劝谏信。

只可惜,人在高位时,哪里还听得进这样的声音。

想想也逗,几百年前的孙蕙春风得意,几百年后,他却因为蒲松龄而被写进历史。

俩人还没崩之前,孙蕙劝蒲松龄,别写那些乌烟瘴气的东西了,考不上都是因为你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写得太多了。

看看,庸俗了不是。

可是,蒲松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惭愧加上火。

大哥,你就不能有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吗!

还有几次都搁笔不写了,最后还是板不住。

有人老是问,怎么坚持自己的热爱?

真正的热爱不用坚持,因为没有热爱活不下去。

有两样东西可抵世间万难。

一是真爱,一是热爱。

真爱可遇不可求,去找热爱吧!

05

蒲松龄40岁那年,遇到了他的第二个贵人——毕际有老先生。

老天爷不让人家考中,总得让人家有饭吃好写小说吧!

于是,他就来到了毕家当私塾先生。

去毕家真是幸运,毕家不仅人好,钱多,心善,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好事——书多。

蒲松龄从小就喜欢读书,在这里他再一次沉浸在书的海洋中。

毕老爷十分看中蒲松龄的才华,甚至对他写鬼狐小说也特别支持,这真的很难得。

试想,我们花钱请了一个一对一辅导老师,这个老师没事总玩游戏,一般家长哪个受得了?

毕老爷这眼光确实不一般。

蒲松龄在毕家一待就是30多年。

在毕家他早已不是一个教书先生了,而是毕家的一份子。

毕老爷除了让他教育子孙,家里的大事小情也让他帮忙打理。

正是因为在毕家,他认识了他的第二个伯乐——王士禛。

王士禛是毕家的亲戚,因为一次回老家,结识了蒲松龄。

王士禛那可是当时的名人,翰林院学士,当朝第一诗人。

两人这一见面,便结下了终身的友谊。

王士禛不但没有嫌弃蒲松龄不务正业,反而对他的小说大加赞赏,更巧的是,王士禛自己也喜欢写这样的故事。

这让蒲松龄有了在外太空遇到地球人的感觉。

两兄弟经常聊到深夜,谈鬼说狐。

王士禛说,虽然圣人说不谈怪力乱神之事,但是,人间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文章能警人耳目,又暗寓劝善之理,何乐而不为呢?

真得说,王士禛的眼界和格局不一般。

王士禛是蒲松龄的真粉丝。

他回京后还一直念念不忘未读完的《聊斋》,千里迢迢派人送来好茶,并请求借未读完书稿。

每每读到欣然处,还千里寄诗,深情赞美。

这把蒲松龄感动得老泪纵横。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这些年多少人嘲笑他不务正业,而蒲松龄却一直顶着社会的舆论和压力默默坚持。

如今终于有一个懂他的人,还是一个文学泰斗,那确实得哭。

蒲松龄特逗,可能是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多了,他就把王士禛送给他的赞美诗抄在小本上,灰心丧气,人生迷茫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鼓励自己。

王士禛在和蒲松龄见面十四年后,还写信给他,想让他抄录一些篇章给他品读。

此时的蒲松龄年过花甲,应试考试还是一如既往,但是,光是这样一些鼓励,也让他心里舒服了很多。

知己大概就是这样吧!

即便此时你落魄如乞丐,在我眼中,你依然风华绝代。

就像当年杜甫对不着调的李白的懂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06

科举考试一直是蒲松龄心里的一块病。

连王士禛这样的文学泰斗都如此赏识,怎么就考不上呢?

有一次,还真差点就成了。

认识王士禛后,也算是朝中有人了。

蒲松龄在48岁那年的科举考试中,摩拳擦掌,踌躇满志。

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恰巧又是自己喜欢的题目。

蒲松龄似乎又找到当年“榜首”的感觉,那真是文思泉涌,行云流水。

可是,天意弄人,一不小心,答题卡居然写错了地方,卷子漏写了一页。

这在当时可是严重的违规行为。

果然,还没答完,就被驱逐出考场。

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心情。

老天爷,咱能不能稍微温柔一点?

按理说,同样的错误不应该再犯,偏偏他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样,之后居然还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连他媳妇都看明白了,劝他说,富贵有命,成败在天,如果你命里有早该荣华富贵了,你不如看开些,何苦和自己较劲呢!

确实,这时科举对于蒲松龄更像是和命运的一场较量。

可是,他真的错怪命运了,老天说,我是另有安排!

所以,别和命运较劲,过好每一天就是给他最好的脸色。

后来蒲松龄直到去世,也没考上进士。

50年后,他的《聊斋志异》被刊刻首发,一时间洛阳纸贵,蒲松龄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蒲松龄这辈子真有点憋屈,不过他做对了一件事,坚持了自己热爱。

借用脱口秀冠军付航的话:

别老纠结,跟着感觉走就完事了。只有你敢勇敢地做自己,就总有人会爱你。

走过蒲松龄的一生,这次感觉和往常有点不一样。

之前有不上学,不上班,天天想着去远方看烟霞的徐霞客。

有不走寻常路,痞帅痞帅天天搞怪的大才子王徽之。

还有风华绝代,正气凛然的大才女谢道韫……

他们都像触不可及的明星,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中,让我去膜拜、去追寻。

可是,蒲松龄却是另外的感觉。

他像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他和我们一样,有人夸了就兴奋,被人说了就沮丧,没事爱纠结,内心不坚定,即不想同流合污又不能成中流砥柱。

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中气在胸中涌动。也不知道是恨他还是恨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能这么大言不惭地批评他,是因为我们站在上帝视角。

可是,我们看待自己的人生,又是什么视角?

蒲松龄有他的可爱之处,能把鬼狐写得那么美,那么善良的人,一定是心地柔软的善良之人,他没有作为人类高高在上的桀骜,而是对万物生灵充满了爱和敬畏。

天地未知之事皆多,谁又能,谁又敢轻言好坏对错?

光就这一点,足以让他的文章同频于天地自然的脉搏,留名千古。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在历史中,看到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相关文章

  • 硬气点

    大概每件事都能勾起人的意义和价值之问,游玩聚会也不例外,昨日对我个人而言也是许久没有聚会当中偶然形成的一次必...

  • 硬气一点

    我们总是把所有最痛苦的那段回忆埋在血肉里,然后背负着它,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 你要硬气点

    这是班主任对我说的。 我家境不好,为了上一个好学校,父母求遍了人,才到了县城的六中上学,虽然我的...

  • 女人要硬气点

    “宁可坐着死,我也不跪着生”。 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女人。从古到今,那些有志气的女人都活得好好的,家庭也处理得好好的...

  • 是时候硬气点

    昨天发现我的稿件被抄袭后,选择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让老师处理这件事。老师的处理结果是不收对方的稿件。 谁知道,对方还...

  • 做人该硬气的时候就要硬气点

    人有时就是这样,你越忍气吞声,她就越嚣张霸道。你要让人家拿住了,你就只有受气的份。人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怜...

  • 感觉自己的性格好弱

    一点都不硬气,不强势。 感觉很容易吃亏的那种。 希望自己能够强势一点,硬气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多事情,能够决...

  • 咱文明点

    最近好像染上了拖延症,干啥事都想往后推,这样很不好,感觉自己在向“懒”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掐断这个苗头,避免沦陷。 ...

  • 该硬气就得硬气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该拒绝就得拒绝,该怼就大胆的怼。 一味地退让,一味地唯唯诺诺...

  • 壹《谈狐说鬼的聊斋志异》1 2021-01-28

    阅读内容:【蒲松龄的人生三苦】 阅读笔记: 【蒲松龄的人生三苦】 首先是蒲松龄在生活中的困苦。 蒲松龄为了养家糊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蒲松龄,咱硬气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yq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