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们终将很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记得在小时候,老师会问我们“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班上的同学基本都是“科学家,航天员,做生意,当官”这样的回答,在小时候,这种回答很普遍,如果你答想当面包师,司机,清洁工,很不好意思,你一定会嘲笑。
我们父母习惯早早就给孩子订立标准,长大了只能做科学家、航天员、当官等等,似乎只有这种答案,才是有出息的。
每个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最好,这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但很多人却忘记了一个事实,就是九成的人都是平凡的。
不接受孩子的平凡,只会错过孩子的不平凡。
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和乐趣,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往往都会忽略这部分,却只是照着自己的标准去一味的要求孩子不平凡。
2
承认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机会
有一位母亲,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立志要他出类拔萃。
小学时,就强迫着孩子背了《小学生必备诗词》,同时还要求每天读一篇文章。
只是后来发现,孩子并没有多大兴趣,等孩子上初中后,这位妈妈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并没有预料中的好,反而更差了。
她不理解,每天辅导孩子作业到血压升高,最后折磨的却是自己。
痛定思痛,最后这位妈妈说:我终于意识到了,你必须去试着接受你的孩子平凡,才不会发疯。
意识到孩子不是天才,是一件幸运的事,这表示着父母能够正确认识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的问题上对孩子的处境有了认知,也与自己和解。
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
3
真正理解孩子认识孩子,在于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凡。
有一对学霸父母,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父亲是理科学霸,母亲是文科学霸。
他们两人对自己孩子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一开始就分工好,父亲负责理科,母亲负责文科,一定能培养出一个满意的孩子来。
然而他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一天晚上,辅导孩子数学的父亲反复对着一道题讲了几遍,孩子还是不懂,最后父亲抑制不住怒火,拍桌摔书,大骂孩子,孩子委屈的哭了半夜。
第二天,母亲陪孩子去学校,决定旁听一下,没想到一节数学课下来,母亲也只勉强听懂大概。晚上放学回家,母亲决定自己来辅导孩子的数学,父亲去辅导语文
第三天, 晚上,放学回家。母亲决定自己来辅导孩子的数学,让父亲来辅导语文。、
面对一道普通的数学题,母亲开始抓耳挠腮,拿不定答案;本来很平常的语文题,父亲也是前思后想,说是辅导,结果最后变成了一起讨论。
就是这样,父母慢慢理解了孩子的笨,对他在学习中的挫折与痛苦予以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是个很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
父母对孩子多了几分理解,对他的笨多了几分接纳。
从此,不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的成绩也不知不觉有了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对自己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从此变得快乐而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