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
你能说清楚什么是善吗?

你能说清楚什么是善吗?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9:59 被阅读0次

    评价善,先要明确什么是善?概念很难定义。中文字典里,本义“吉祥”,做形容词用有“完好、共同满足、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做名词用有“好人”义,还做姓氏。另外,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

    “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

    定义不同。斯考特对善的界定,认为德上的善,在于自由以及符合正当的理性。一个行为是善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自由的;在客观上是善的,亦即合乎礼仪与法律,为众人所认可;本于正常的意图,亦即出于真诚之心;以正当的方法来做,不可不择手段。

    培根说:“我认为善的意思就是造福于人的意向。善我称为习性,而性善则是倾向。在一切精神的高风亮节中这是最伟大的。因为它是神的品格。没有它,人就会成为一种碌碌无为、为非作歹的坏东西,并不比害虫强。”

    他还说:“过度的权力导致了天使的堕落,过度的求知欲造成了人类的堕落。然而,仁爱却无过度之虞,无论天使还是人类都不会因为它而涉险。”

    由此看来,世界上,善是没有尺度限制的,真是唯一,美也需要限制。所以善不匮乏,但是也难以实现。

    傅佩荣说,“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他认为所谓适当,要考虑三点: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这很好理解,但是比较狭义。

    佛教中认为:善是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己和他人利益之白净法。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其中,善为白法,指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指污浊之意。

    周国平则说:“善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个是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这两方面都牵涉到理想和价值标准的问题。”

    能够达到这样的善,需要经历太多考验。

    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

    标准缺乏。因为定义不同,理解不同,导致标准不同。在一种文化中,有的事物是善的,另一些文化中,可能则是恶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认知还会改变。

    因此,由于无法正确的理解,所以善人难得。《传道书》有这么一句,“一千人中难得有一个良善的。”郁文纳文说:“善人何少?充其量不过如梯比的城门,或者尼罗河的出口。”

    人的内心之中,有着恶的基因,也有着善的诱导。大多数人心意和行动始终在善恶之间转换。基督说,“你们谁没有罪,谁就可以用石头打她。”

    蒙田对此抱有极为乐观的态度,他在《善恶之辩大抵系于我们的意识》中说,因为如果恶但是判断侵害我们,我们似乎可以瞧不起它们,或者把它们化为善的可能。如果事务是在我们掌握之中,为什么我们不支配它们,或者利用他们呢?如果我们之所谓恶与痛楚本身并不是恶与痛楚,却因为我们想象把这种品质加给他们,我们当然有转变它们的权力。

    可是,还是有很多不同观点,如塞内卡为自杀辩护,说人是有罪的,所以自杀是至善。

    佛教从不同角度把善分为多类,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如三善:世善,指世间忠信孝悌之道;戒善,指持各种戒法;行善,指大乘自行化他之行。四善:胜义善,指涅盘;自性善,谓本质之自体善,即指无贪、无嗔、无痴之三善根;相应善,指与自性善相应之善心、心所;等起善,指与自性善相应所引起而成为身、语二业之善,及四相、得、二无心定。

    七善:生得善,指先天之善;闻善,指由闻法所得之善;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修善,指由禅定所得之善。以上之善均属加行得善;学善,指有学位所起之善;无学善,指无学位所起之善;胜义善,即指涅盘。

    还有十一善:为大乘唯识宗所立十一种善之心所。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等。

    仅仅是区分就让人受累了,何况践行!这样的善是不是很难得到呢?

    佛教也说,本无善恶,善恶在乎尔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谁来区分。老鹰为了自己孩子杀兔子,你说老鹰是善是恶?凡人为了兔子杀老鹰,你说凡人是好心是恶意?没有死了的兔子,就有老鹰的孩子的饿死,有了死了的兔子,又有伤心的凡人。

    标准模糊或者矛盾,最终很难界定。对于不精确的事情,只能采取相对模糊的处理方法。

    哲人认为,善的包括:礼貌并显示博大胸怀;同情显示高尚心怀;宽恕显示伤害不了的性情;感激显示真正赏识人的价值;自我牺牲显示一种神性。但是,礼貌、同情、宽恕和感激至多是善的一部分。

    海因里希·希姆莱是德国二战纳粹阵营中仅次于希特勒的二号人物,将其与妻女的书信集翻开,你会看见在内心极度变态、狂躁、凶残、偏执的基础之上,还有温情、善良,以及对人性的失望。

    离不开具体环境。周国平说,善的个人是个好人,善的社会是好社会,可是好人和好社会是什么样子呢?对于个人来说,理想的人性模式是怎样的,怎样度过一生才最有意义?

    对于社会来说,如何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公正,社会进步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无现成一成不变的答案,需要每一代人进行独立的探索。只能确定一点,就是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要有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没有理想,个人便是堕落的个人,社会便是腐败的社会,善也就是直接到达恶,没有界限。

    实现途径不唯一。如上所述,“善”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善”包括善心和善行,善行包括善言行和善体行,善言又包括善语言和善文言。通常情况下,善心决定善行,也就是说善人一定有善心,善心决定善行,善行一定来自于善心。

    人是时代的产品,善人也是时代的产品,善人一定是在善的时代环境中培育起来的。

    培根认为,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一个人对异乡人彬彬有礼,那就表明他是一个世界公民,他的心不是与别的陆地隔离的孤岛,而是一个与它们连成一片的大陆。如果他对别人的苦难怀有恻隐之心,那就表明他的心是一颗没药树,为了提供香膏,必须伤害自己。”

    “至为重要的是,如果他有圣保罗的至善,他为了拯救自己的兄弟而受基督的诅咒,那就表明他具有不少神性,与基督本人有一种契合。”

    但是,往往可以看到,恶人在现实生活中自得其乐,善良的人温良恭俭让,带着和顺目光走向贫穷和孤独。有人抱怨这个世界不公正,现实生活残忍,可是正因为如此,才区分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是必须经历的认知吗?是要走向窄门的原因?

    如果你能够知道什么是善,一定会去努力改变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能说清楚什么是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cz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