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硬读《随园诗话》
硬读《随园诗话》(432)

硬读《随园诗话》(43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1-14 15:07 被阅读0次

卷十四(一五) 【原书卷十四·八九】

人必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何在不一往情深耶?观其冒不韪以救房公,感一宿而颂孙宰,要郑虔于泉路,招李白于匡山;此种风义,“可以兴,可以观”矣。后人无杜之性情,学杜之风格,抑末也!蒋心余读陈梅岑诗,赠云:“一代高才有情者,继袁夫子是陈君。”

悱恻,忧思抑郁。南朝·梁·裴子野《雕虫论》:“若悱恻芬芳,楚 《骚》为之祖。” 清·陈济生《怀友》诗:“幸有诗篇同悱恻,独留图画见峥嶸。”

沉郁顿挫,汉语成语,意思是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出自唐·杜甫《进雕赋表》。后世指杜甫诗的风格。

房琯,(697年-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偃师)人,唐朝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全唐诗》存诗1首。

冒不韪以救房公,感一宿而颂孙宰,要郑虔于泉路,招李白于匡山。这是杜甫一生中四个故事。第一句的故事是:杜甫因上书救房琯而被贬。第二句的故事是:“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举家逃难,途中受冻挨饿,幸好碰到了以前的朋友孙宰,他热情地接待了这逃难的一家,亲切地招待他们吃饭,洗脚,引见家人,还按着风俗剪些白纸条贴在门外,为他们“招魂”。孙宰如此“豁达露心肝”,以诚相待,实在难能可贵,杜甫后来写了《彭衙行》诗追忆其事。第三句的故事是:郑虔被构陷谄贼勾敌之罪,贬为台州司户参军。受百般凌逼,不准延缓;杜甫没来得及送行,郑虔已经仓皇踏上赴任路。郑虔已是垂死之年,而严谴又必然会加速死亡,不可能活着回来了;因而杜甫便发出了“便与先生应永诀”的感叹。然而即使活着不能见面,仍然要“九重泉路尽交期”啊。第四句的故事是:“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杜甫写下《不见》 ,此时正客居成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

要,音yāo,同“邀”。

抑末,汉语词语,音yì mò,原意谓抑制商贾的意思,后来末事。1、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於抑末而务本。” 2.《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蒋心余,即蒋士铨。

陈长钧,(生卒年不详),字殿九,号梅岑,武陵人。乾隆初贡生,历官武冈州训导、云南宣威州州判。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文学史上一般将杜甫诗的风格称为“沉郁顿挫”。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即是此意。袁枚指出,沉郁顿挫的基础是对世间万事充满感情,他在列举了杜甫一生的几件情义动人之事后说,学杜诗面目而无杜甫之内在感情者,乃是舍本求末之举。无真情则无真趣,无真趣则无真诗。袁枚在本条诗话的最后,突然冒出一句蒋心余读陈梅岑诗后赠诗:“一代高才有情者,继袁夫子是陈君。”这似乎有点突兀了。其实,这也可以算得上袁枚的习惯了,就是在批评别人的时候,绝对不忘表扬自己。就这一点来看,现在的官宣机构已经习得袁枚真谛。嘻嘻。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432)

    卷十四(一五) 【原书卷十四·八九】人必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432)

    【原书补遗卷七·二〇】上海女士朱文毓于归王氏,《抚孤甥》云:“母死谁怜汝?相携更痛心。呱呱啼不止,犹是姊声音。”此...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4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ha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