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仙子》第10集,萝卜海棠,花语是怀疑。
这一集,通过故事,解剖了小男孩小杰一个不适当行为之后的内心轨迹。
在村长家打工的小蓓赚足了旅费之后,将要告别此地。村长的儿子小杰不舍得她走,无意中得悉小蓓对一个首饰盒的喜欢,就想着要买来送给她。
这是这个故事发生的美好动机,小蓓在后来得知小杰的初衷后也是非常感动的。只是当时小蓓没有钱,放弃了,小杰也没有钱,就想着从哪里弄点钱。
小杰拿了家里的古董花瓶,换来了首饰盒,当他追上赶路的小蓓准备送出的时候,村长家里一群帮工追来了,说太太的花瓶不见了,而小蓓是很重要的怀疑对象。当小蓓被带回村长家,面对村长太太带着怒气的怀疑时,这个时候,小杰是可以说出真相的,但是他沉默了。或许是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好,害怕父母指责;或者是在众人面前,不敢说出“自己偷拿”这个真相。于是,小蓓被扎扎实实地进一步怀疑,关进了村子的仓库里。
当小蓓陷入困境,想起那个一直会在困境中出现的李嘉文时,确实有人来救她了,不是李嘉文,是小杰。小杰依然没有说出真相,只是催促小蓓赶快离开。这显然不是小蓓想做的事情,她说我一定要找出小偷,怎么能带着嫌疑走呢。小杰原以为让小蓓走掉,自己的这个行为也就烟消云散了,但他不知道小蓓是有原则的人。
来福的狗鼻子找到了很重要的线索,那个花瓶失踪地方的气味和小杰身上的如出一辙,小蓓眼里,小杰变成了重要嫌疑人。这个时候,小杰也可以选择说出真相,但是他依然没有,听任村民们像追小偷一样追着小蓓。
在小杰一而再、再而三都没有办法面对真相的时候,娜娜和波奇便有了可乘之机。娜娜怂恿小杰拿父亲的东西放在小蓓行李箱里栽赃,波奇则从村子里很多人家里偷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小蓓的箱子。当这些“罪证”再一次佐证小蓓的偷盗行为时,小杰还是没有选择发声,看着小蓓再次被追。这个时候,小杰已经从带着美好动机的偷拿变成了洗刷自己嫌疑而栽赃别人的恶意。可能,人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罪责并说出真相的时候,很多本心并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这样无法阻挡地发生了。
最后,两人分别逃入了同一个教堂。小杰被误作神父,小蓓忏悔,对于一路走来很多小节上的不严谨表达真诚的歉意,并请求洗刷自己这次的冤屈。一错再错的男孩此时被深深触动,想要真实以对的心念打败了在内心辗转徘徊的怯懦、恐惧和逃避。
当小蓓再次进入忏悔室时,被小杰当成了神父。此时,小杰陈述了这件事情滚雪球般的真相,小蓓既知道了是谁让她一次又一次地被冤枉,又知道了因为喜欢她而想赠送她礼物的心意。在知道古董花瓶已经到了马德里市场的时候,行动派小蓓夺路而去。
市场上,娜娜小姐再次使坏。她用不断加码的金钱考验着一个售卖古董的老人,小蓓的出价一次又一次被娜娜盖过,但是小蓓有故事,非要这花瓶的故事,最终,老人抵制了金钱的诱惑,把花瓶给了小蓓。
当小蓓拿到花瓶,兴奋得要摔倒时,李嘉文出现,扶住了小蓓,还有点宠溺地点了点小蓓的额头。这一集里,李嘉文出现得基本没有价值,那么,是为了突出两人的情谊已经到了共苦(想象)同甘(事实)的程度?作为一个系列剧,如何用极少的情节推动主线人物的情感发展,编剧也算动了小心思。
小蓓坐上火车,开始了新的旅程。
嘉文送给村长的花种是萝卜海棠,又叫仙客来,花语是怀疑。为什么要送这种花语的花?是看到这种花,想到曾经的怀疑,从此不要轻易怀疑的意思吗。
这种花还有另一个花语,是内向。内向这个词,如果从中性角度而言,和外向同是描述人外在行为的词汇,没有对错和好坏。但在人的平常语境里,这个词偏贬义,是阳光开朗的反面。我倒觉得,外在行为确实可以反映人的内心,但是并不能精准表达内心,小杰在需要发声但不断沉默的时候,他内心是逃避和紧缩的,当他幡然醒悟的时候,内心变得敞开。他的外在行为都是内向的,但前者内心关闭,后者已经豁然打开。
网友评论